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第一书记”扶贫路上显“绝技”

2017年04月25日 09:55   来源:青海日报   

  本报记者 苏烽 通讯员 郭曲太

  四月,在这春日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第一书记”们正扎根在一线基层,为贫困地区群众谋发展、解难题、办实事。他们中有的让一个个项目工程“落地”村里;有的为村子忙前顾后细致入微;有的大刀阔斧为村域经济注入活力……

  日前,记者走进海西州的两个贫困村进行了采访,记录下“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工作的真实情况。

  行走在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西滩村,春风拂过之地洋溢着和谐、宁静的幸福之感,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这个高原上的小村庄显得越发迷人,很难让人联想到这里曾经是大家眼里的“后进村”。

  西滩村村委会广场上的一阵“喧嚣”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凑近一看村民们正围坐在一起学习政策精神,个个热情高涨。人群中“第一书记”马海鹏被村民团团围住,他告诉记者:“这几天正带领村民一起学习党中央和省州委提出的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让老百姓及时掌握国家相关政策,村子才能有更好地发展”。

  自从到西滩村来当“第一书记”,马海鹏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建档立卡、了解情况,把精准到户、扶贫到人深深的印刻在他的行动中。

  在驻村的这些日子里,不管走到那里,他始终把贫困户的利益放在前面,帮村里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成为他最大的心愿。当看见西滩村群众晚上出门不方便,他先后与市城建局沟通协调解决了村里120盏太阳能路灯,方便了群众晚上出行;村民们去德令哈市的西佳博服务站做生意,要走一段逆行路存在安全隐患,他跟市交通局协调解决铺设了5公里的硬化路方便群众去做生意;村民们出门没有休闲的地方,他联系市城建局修建了园林休闲广场,改善村容村貌,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工作干得好不好,扶贫成效实不实,群众最有发言权。马海鹏在村里做的每一件事情,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76岁的村民车玲莲竖起大拇指:“马书记来了以后,给我们村里解决了许多困难,也特别关心我们这些贫困户,每次过节的时候给我们送面、米、油,忙得连一碗水都喝不上,有这样的干部在村里,我感觉很欣慰。”

  贴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走的坚定,走的稳健,这是“第一书记”马海鹏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秉着要带领西滩村村民早日脱贫的这种信念,马海鹏依旧每日每夜地努力着,就像他说他要为村子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同样是扎根基层开展扶贫工作,担任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乐苑村“第一书记”的卓玛太又是另外一种风格。刚到乐苑村时这个来自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并不被村民看好,但卓玛太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修建硬化道路4公里,公共厕所2所,村委会广场1个,还配全了健身器材,成立了1家养猪合作社,为村里11户贫困户找到了脱贫良方……自从卓玛太驻村以后,为乐苑村争取了191万多元的项目款,老百姓看着村里新修建的公共厕所、广场和硬化路以及自己现在浇灌用的水渠,连连称赞这位书记办实事、办好事。

  采访时,记者还见到了乐苑村老支书王簦宏,他说:“这些变化是他当了几年村支书没有做到的,没想到这个老师不一般。”看着老支书兴奋的表情,我们相信,在卓玛太以及村党委的带领下,乐苑村要在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的目标近在咫尺。

  现如今,在海西州大大小小的贫困村里,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个扎根基层的“第一书记”正在埋头苦干,他们使出全副精力为贫困群众谋福利,赢得老百姓的认可。他们还开辟了脱贫的条条大路,如千万溪流汇入江河一般,带领贫困群众以大浪拍案不回头的气势向小康社会大步跨去。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
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第一书记”扶贫路上显“绝技”

2017-04-25 09:55 来源:青海日报
分享到: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