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脱贫攻坚一线故事:特困户家来了“把脉人”

2017年04月20日 09:39   来源:青海日报   

  出德令哈市南行,约有16公里的车程,笔直的道路通向德令哈市尕海镇郭里木新村。道路两旁排成行的杨树,在几场雨水的滋润后,已显现淡淡的新绿。远处的农田里乡亲们,已忙碌地播撒一年的希望。从村口高大的门头,到全村整齐簇新的房舍,让人感到郭里木新村已告别了贫困。

  从德令哈市派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的岳战忠,已在村里忙乎了一年多的光景,也的确为曾经因穷出名的郭里木新村脱贫忙出了眉目。在乡亲们眼里,岳战忠到底是上边派下来的“能人”,脑子里有主意,心里有办法。一年多的功夫,在村里拉起了带动脱贫的工程队,靠着交通便利,把周边的湖光山色,把“农家乐”变成了乡亲们腰包里的“真金白银”……在庄稼地以外开出的富裕路,让全村200余户乡亲实现了率先脱贫。按照惯例,完成脱贫任务的岳战忠,时间不长也就可以卸职回岗了。

  “一时半会走不了,有几家特困户虽然收入已经提上去了,但‘穷根’还没拔净,今天就是拉着市上扶贫农林、民政部门的朋友帮忙,开出‘方子’,把几户特困家庭真正带到脱贫致富的路上。”从岳战忠的语气里,几家特困户让他牵着的心放不下来。

  47岁的村民孙永林和他14岁的女儿,便是让岳战忠牵挂的特困户之一。推开孙永林的家门,迎面三门新房,屋里新式的家具、柔软的沙发,让人乍看怎么也与特困户不沾边。面对带来的一行人脸上的疑惑,岳战忠拍着贴了保暖层的新房墙壁说,这三间新房是争取了农村特困危房补助5万元资金建起来的,部分建材是自己的“人脉”赞助的。

  屋里的家具是孙永林的姐姐出钱添置的,整个新家孙永林几乎没掏钱,原因是几场大病让孙永林家一贫如洗掏不出钱,以致孙永林至今身体没有康复,只能勉强照顾自己和在尕海镇中学上学的女儿的生活。家里的经济来源只有土地流转费和特困补助金。虽然合计起来达到了脱贫线,但因没有其它收入,这就成了岳战忠担忧的“没拔净的穷根”。

  坐在孙永林的家里,这里成了岳战忠临时的“办公室”。岳战忠给一起来的扶贫农林、民政部门的人员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请大家来不是作客的,孙永林家的情况已摆给大家,怎么让他家真正脱贫,大家既要‘把脉’,还要‘开方抓药’,得想着办法把孙永林父女俩真正从贫困里拉出来。”

  一行人仔细询问了解,摸清了“病根儿”后,有的提出协助孙永林到医院治病,使其尽快完全康复,有的提出林业管护点上可以安排孙永林在康复后去当林业管护员,每月有近2千元的收入……岳战忠是个心细而又认真的人,在一张纸上,分割了兑现的时间、事项和责任人,又逐一让大家签了字。

  时近黄昏,岳战忠松了口气。在把大家送出家门时,长期被穷和病折磨得一脸愁容的孙永林,也舒展了眉头……

  岳战忠在村民家中摸底。(程宦宁)

   走进新玉树

  井水滋润茶哈村

  4月中旬,去往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着晓乡茶哈村的路上,道路的艰难险阻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路途的遥远和艰难让人很难想象在这里还有着一个395户2163人的村庄。

  没电、没水、没信号、没路使茶哈村成为国家级贫困村,这里与外界联系的惟一方式是一部卫星电话,这部卫星电话设在村支部书记家中,打电话每分钟的费用是8元,对于村民来说打一个电话都显得尤为奢侈。全村经济结构单一,只有部分耕地,而这些耕地不足以维持生计,因此,虫草收入成了每个牧户维持生活的全部来源。这里89户513人建档立卡的精准贫困户如何走出脱贫的路子,玉树州水利局伸出了帮扶之手。

  “水来了,水来了……这水就在家门口,不信你们看看!”抢先一步上前捧起一捧水咕嘟咕嘟喝下去的牧民激动地大声喊着。

  牧民们不禁回忆起以前没水的日子。以前村民们喝水要骑摩托车到十公里之外的地方拉水,每次拉两桶25公斤的水,家里12口人吃三天,光吃水就这么难了,更别说洗脸洗衣服,有时候连着一星期大家都不舍得用水洗脸。尤其是到了冬天,吃水就更难了,村民们将冰块拉回来,用冰块烧水做饭。

  茶哈村的吃水难及温棚灌溉难等问题,玉树州水利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奈何山大沟深,没有道路,交通不便,即便有再多的水利项目也进不了茶哈村。

  外面的水利项目进不去,何不想着从当地建一些水利项目。玉树州水利局转变思路,就在去年5月份,在茶哈村实施了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试点打了7眼深8米的土井,最终并通过部门验收,解决了400名贫困户村民的吃水难问题。

  茶哈村平均海拔4200米,是一个农业村,以前全村有200个温室大棚,种植一些油白菜、白菜、菜瓜等蔬菜。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产量低,这些蔬菜仅仅能维持自给自足。

  村里的“第一书记”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开展送科技技术下乡活动,开展四期培训,聘请高级农艺师、专家赴茶哈村讲解农业政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蔬菜种植技术等,整个培训覆盖到全村。同时将原先的200个温室大棚整合成70个,重点扶持培育整合后的优势资源。

  茶哈村虽说种植了蔬菜,但是碍于交通,蔬菜运输不出去,更谈不上增收。因此,玉树州水利局打通了着晓乡政府到茶哈村的简易砂石路。去年9月份,玉树州水利局投资307万元,修建了18公里的砂石路面,如今已完成90%。

  路通了,水有了,接下来想的就应该是怎么赚钱致富了。茶哈村的生态畜牧业发展相对滞后,原因在于全村牧民大多数是精少畜和无畜户,虽然有草山,却弃之不用,工作组多次调研后,成立精准扶贫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扶贫户草山3400公顷,整合劳动力100人。

  今年56岁的俄保在茶哈村生活了一辈子,如今看着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自己也多了几分想法。“以前就是靠天吃饭,也没有很多想法,现在路通了,水有了,电有了,我自己突然也想干点什么改变一下生活。”俄保心怀期待地说。(董慧 宋明慧)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