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把责任放在脱贫致富的每一件事上

2017年03月31日 00:00   来源:青海日报   

  本报记者 林玟均 通讯员 李亚敏

  “第一书记”是精准扶贫的先锋,他们不仅把办公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更是把责任近距离地放在如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每一件事上。他们像树根一样扎根基层,助推贫困村“挖穷根”“换穷貌”,甩开膀子脱贫奔小康,赢得了村干部和群众的齐声称赞。

  驻村就要争取项目:

  争取到西宁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援助牧康富硒牛羊养殖厂项目建设资金9.8万元;

  争取资金155.3万元,改造村级道路5.6公里,村民出行条件大改观;

  想方设法解决村广场凉亭修缮款和射箭场人工工资6.32万元;

  向派出单位省统计局申请项目援助资金17万元,为项目顺利实施打好资金基础……

  李忠,青海省统计局选派的“第一书记”,虽已年近花甲,但精神矍铄,浑身仍然散发着军人的干练,到海东市平安区沙沟回族乡侯家庄村的第一天就立下“军令状”:“既然组织上派我到这里,我就要尽自己的力量给村里争取些项目,真正给老百姓办一点实事,做不到我就卷铺盖走人。”

  “言必信,行必果”,不到两年时间,李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当初的承诺做出了回答。

  “我都快70岁的人了,亲眼看到了村里的变化。早上起来在宽敞的新路上溜达一圈,再到射箭场活动一下老胳膊老腿,这多亏了村里来的李书记。”村民徐延海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驻村就要关心群众:

  除了东奔西走忙着争取项目,村里每一户贫困群众的冷暖李忠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为让村里贫困户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他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春节前夕,将5吨面粉发放到全村贫困户家中。去年8月,贫困户张永梅患了宫颈癌,在李忠的帮助下,得到了省统计局、红十字会等单位的药费救助8000元,帮助其女儿徐美玲临时就业,解决工资12000元。11月,又带头组织驻村工作队和省统计局干部职工为从小失去双亲的村民沈龙捐赠御寒衣物、家具等生活用品,并鼓励他外出务工,帮助他率先脱贫。协调各级结对帮扶干部开展捐赠慰问活动,帮助贫困户寻找产业发展途径,落实帮扶资金6.2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争取各种渠道助奖学金……

  面对贫困户的现状,李忠坦率地说:“目前,对村里的困难群众,能帮一把是一把,但今后更多的帮助应放在‘扶智’上,下一步我将联系就业、妇联等部门加大村民的技能培训力度,让他们用自己的一技之能脱贫致富。”

  驻村就要谋求发展:

  让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就得有长远打算,李忠通过调研,结合村里实际与村“两委”制定了侯家庄村精准脱贫发展规划。有了规划后,就剩下撸起袖子加油干了。两年来,他带领工作队与村“两委”、贫困村民一道,多措并举、协同发力、多面开花。

  针对现有农作物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联系农业技术人员对全村130户村民进行大蒜、地膜洋芋种植实用技术培训,因地制宜推广地膜洋芋、蚕豆种植;带领贫困户实施牛羊及生猪饲养、大棚蔬菜种植、农家乐经营、蔬菜贩运、外出务工等增收项目;联系就业部门对部分村民和17户贫困户进行养殖、驾驶、串珠、十字绣、烹饪培训,提高群众脱贫致富能力。2016年,侯家庄村17户贫困户57名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687元,比2015年增长1.56倍,均已达到摘帽退出标准,现已如期退出。

  为了一份掷地有声的承诺,更为了侯家庄村群众的幸福,李忠弃小家、顾大家,谋发展、寻出路,在精准扶贫第一线诠释了一名“第一书记”的责任和担当。几度耕耘几度收获,2017年,李忠被评为省级脱贫攻坚工作优秀“第一书记”。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