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减贫任务超额完成。2017年,扶贫任务依然艰巨。下一步怎么走?扶贫攻坚中出现的问题怎么解决?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代表日前接受了本报客户端“部长之声”栏目的专访。
去年减贫力度加大,含金量进一步提高
刘永富介绍,十八大以来,我国连续4年减贫1000多万人。2016年,我国减贫力度加大,含金量进一步提高,沿革了“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更加突出政策效益。特别是在实施“五个一批”中,产业增收脱贫仍是主渠道。刘永富说,“2014年,所有贫困户里只有62万户享受了扶贫小额贷款;2015年增加了270万户,2016年又增加了468万户”。
通过建档立卡、组织第三方评估等措施,2016年我国贫困人口退出的比例,准确率在90%以上,比2015年总体提高了3个百分点。
政策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各级党委高度重视,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出台了118个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含金量很高,打出了政策“组合拳”。
资金方面,投入创历史新高。中央财政扶贫资金667亿元,比上年增长43%;省级财政超过400亿元,增长了50%以上。2015年,小额信贷对扶贫的支持不到1200个亿,去年则达到了2800个亿。
“中央领导都到了贫困片区、县、村,各级领导也深入贫困地区。”刘永富介绍,各地共向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12.8万个,派出驻村干部50多万人。
任务艰巨,仍需再接再厉
谈到下一步的工作部署,刘永富表示,第一项工作,还是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不能动摇,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把“五个一批”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地方有什么资源,老百姓会干什么,我们就去发展什么。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能搞强迫、搞命令”。
第二,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产业增收脱贫仍是主渠道,同时要做好易地搬迁,并探索其他新的帮扶方式和手段。
第三,要找出脱贫攻坚的“坚”在哪里。贫困村大多是“一高一低一没有”:贫困发生率高、收入低、没有集体经济,数量占全国村数量20%左右,但人口占到了60%。
今年,中央、省级财政支持将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要有特惠政策支持脱贫攻坚,还要创新形式,增强激励机制,解决农村“没人办事,没人管事,没钱办事,没钱管事”的情况,增强内生动力。
“我们要对人民负责,把这个钱用好。”谈到扶贫资金的使用问题,刘永富介绍,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的办法在修改,整合资金的政策也出台了,加强监管的意见也在制定中,先把顶层设计弄好”。其次,财政部门、扶贫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内部控制、内部管理,把基础打牢,“要简政放权,让他们会用,会用到地方上去”,还要加大公示公告的力度,资金使用情况要公告,自觉接受监督。此外,还要把制度打牢,让社会各方面监督。贪污挪用浪费扶贫资金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