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地方科技工作
陈德苍是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农民,自身勤劳加之当地扶贫政策帮助,一家人过上了温饱日子。不料妻子突患甲亢病,高额医药费迅速击倒了这个刚刚走出贫困的三口之家。
这几年,得益于中央扶贫好政策和地方执行力,科技助力下的精准扶贫遍地开花,使得一大批贫困户脱贫。据统计中国30年来共减少6.6亿贫困人口,堪称世界奇迹。但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和发展能力弱的现象依然存在,由此造成上述“脱贫又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找出“病根”:他们为何“今天脱贫、明天返贫”?
“脱贫攻坚是个长远的事,贫困群众今天脱贫了,有些群众明天可能返贫,怎么能尽可能保证脱贫群众不返贫呢?”2016年全国两会上,来自青海贵德县的全国人大代表毕永忠提出的问题很具有针对性。
几年前,山东西部某村被确定为贫困村,为实现脱贫,当地政府定目标,下任务,要求几年内必须完成脱贫任务。为完成脱贫任务,当地领导经常带着任务到村里调研,还带来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持。可惜的是,这种输血式的扶贫基础并不牢固,在脱贫验收达标之后不几年,这个村里又滑入贫困。
实际上,政策扶贫“虎头蛇尾”只是导致“返贫”的一小方面。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曾撰文指出,贫困人口致贫因素较多,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突出,缺资金、缺技术普遍,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市场风险返贫常见。
不过,脱贫之后又返贫并不完全是客观因素。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有的贫困户并不愿意摘掉贫困帽子。在现有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部分建卡贫困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不以“贫困”为耻,认为有了“贫困户”帽子,就可以轻易或者更加容易获得某些社会福利和优惠政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可见,暂时脱贫易,脱贫不返贫难。
在去年11月举行的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讲话中提到,要创新科技助力精准脱贫理念和方式,处理好外扶贫与内力的关系,发挥科技“倍增器”作用,把中央地方及系统内外的一切资源、一切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着力打造扶贫攻坚新格局。
贫困户需要外在政策、资金扶持,更需要瞄准“病根”,用科技激发内在动力,变“要我富”为“我要富”;同时,扶贫先扶志,一定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持续致富能力。
科技扶贫:如何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贫困户陈宗才有两个“小红本”——贫困户登记证和合作社股权证。江西省吉安县给每户2000元资金入股村里的养鸭、蜜柚、杨梅等合作社。除了股权分红,陈宗才夫妇还在养鸭合作社打工,月收入3600元。
过去扶贫,政府直接给钱;后来给钱发展产业,但缺技术、缺营销能力。现在把扶贫款作为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的股金,让贫困户能获得稳定的资产性收益,形成脱贫的长效机制。
扶贫工作中“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这是扶贫关键。
薛长春是山东省潍坊市西安村出了名的困难户,妻子高树风2014年患肺癌,花光家中积蓄也没留住妻子的生命,倒耽误了自己挣钱,还要供儿子上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当地科技部门带来了懂市场的科技专家,为他选择了香椿种植,教会他香椿种植管理、采摘、包装等技术,帮助联系销路,销售后及时给付现款不过夜,今年香椿可收入6万元。
帮助山东省聊城市前苫山村成功脱贫,山东省农科院扶贫专家王磊的做法是:引入“互联网+乡村”,解决农村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少、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根据市场需求为该村引入黑木耳种植主导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同时发展套餐式订单农业。
这是科技扶贫的魅力。它要求科技扶贫专家在技能培养上深耕细作,在加大机制创新力度的同时,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具备竞争力的市场品牌,让贫困者不仅实现脱贫,更能不返贫,持续致富。
创新模式:如何实现面上“富腰包”、根上“富脑袋”?
甘肃武山县马力镇北顺村是“有名”的贫困村。在政府支持下,该村制定了通过产业化扶贫的规划。几年来,村子里在各种帮扶项目的支持下建起了占地2100多亩的蔬菜产业园区,目前年产蔬菜1000多吨,收益2000多万元。村里同时还建起了一个小微企业创业园,目前有六家小微企业入驻。
类似北顺村这样的例子,在全国各地并不少见。他们的经验是因地制宜,培育了适合实际情况的主导产业。
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这是中国扶贫工作的精准之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扶贫先扶志”,落实到科技扶贫上要求面上要“富腰包”,根上要“富脑袋”。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
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而脱贫与否,谁说了算?当然是贫困群众。中央扶贫文件指出,“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
只有将科技助力下的精准扶贫做深、做透、做实,“今天脱贫、明天返贫”的怪圈才会被打破,而这正是考验脱贫质量的关键。
(科技日报济南1月10日电)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