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农村贫困户金融信用度待提高

2017年01月06日 07:48   来源:山西日报   

  当前,在扶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形势下,金融助力精准脱贫工作是基层金融机构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相关金融机构主动作为,探索适宜方式,“融资”“融智”双管齐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一些农村贫困户存在一定的金融信用短板,给金融扶贫工作形成掣肘。

  近日某地扶贫办与当地金融机构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在选取建档立卡的500名贫困人员中,无征信记录的439名,有征信记录的61名,其中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13名,占选取样本比例的21.31%。由于扶贫贴息贷款等扶贫信贷政策要求建档立卡贫困户信用状况良好,没有任何未解决的法律纠纷和不良信用记录,这使得那些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贫困户难以从金融机构正常融资,影响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实施。在选取的500名贫困人员中,就有7人因个人信用记录不良被银行拒贷,涉及金额67.5万元。

  农村贫困户的信用短板不只体现在其个人信用状况方面,还涉及到信用信息的采集。由于农村经济的特殊性,农村信用信息采集存在较大难度,一是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农村居民流动性强,许多人常年外出务工,面对面采集基础信息十分困难;二是有些贫困户对信用信息采集不理解,主观上有一定抵触情绪,尤其不愿填写家庭收支、资产等情况,影响了信息采集质量,不利于金融机构准确评定其信用等级,采取相应的金融扶助举措。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经营在考虑社会效益的同时,不能不注重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效益性。为了确保自身的稳健运行,哪一家金融机构也不会不考虑客户的信用状况盲目放贷。实施金融精准扶贫,其前提条件是贫困户要与金融机构坦诚相待、密切配合。金融机构越是全面、准确地了解到贫困户的经济条件、经营能力及信用状况,越是有助于其因户施策,简化放贷程序,为贫困户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户早日走出经济窘迫的泥淖。

  看来,在扶贫攻坚中进一步发挥好金融机构的杠杆撬动作用,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尚需再行优化。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征信宣传力度。通过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广泛、深入地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开展与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征信知识的普及宣传,使之充分认识到讲求信用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做好信用信息采集与贷前调查的必要意义,如约使用、按期归还信贷资金,不断完善个人征信记录,累积个人良好信用,以信用财富更好地助己脱贫。

  另一方面,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贫困户中出现个人信用状况不良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贫困户并非基于个人主观恶意导致出现信用瑕疵。当前形势下,相关金融机构应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那些情非得已的贫困户网开一面,将信贷资金扶助与适宜的指导、监督措施结合起来,与地方政府的风险补偿举措结合起来,创造条件给这些贫困户留足修复个人信用的机会,扶贫的同时也让他们在个人信用资产上逐渐实现脱贫。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