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陕西保险业撑起扶贫脱困“巨伞”

2016年12月20日 14:13   来源:西安晚报   

  回望

  保险助推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

  保险业特有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功能,在助推陕西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记者从陕西保监局、陕西保险行业协会获得的数据显示,以农业保险、大病保险为代表的保险扶贫保障,以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农业保险保单质押为代表的保险扶贫增信,以及保险资金支农融资为代表的保险扶贫投资这三套功能作用协同配合的保险扶贫体系,已在陕西全省初步成型。向后展望,全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将进一步迎来保险行业的更多 “真金白银”政策红利扶持。

  陕西省地处西部,贫困面大、脱贫攻坚任务较重,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涉及陕西有3个,面积超过全省半数;国家贫困县和片区县56个,占全省一半以上;贫困村8808个,占全省村总数三分之一。

  今年7月,陕西保监局与陕西省财政厅、扶贫办等7部门携手出台了《陕西省金融精准扶贫二十条措施》,提出通过农险提质扩面增品,加大农险政策扶持力度,建立贷款风险分担机制推进扶贫工作。11月,《陕西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出台,确定了以全省2015年建档立卡确定的316万贫困人口为对象,设计了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地方优势特色产业保险等4个险种。这些险种由政府补贴80%的保费,贫困户个人只需承担20%。目前,大病保险已经实现全省覆盖,参保群众超过3000万人,累计支付大病保险赔款18亿元,直接受益群众达20万人次。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较大病保险运行前平均减少14个百分点,个别地区减少20%。

  让贫困人群交口感叹“保险真扶贫、扶真贫”的是,陕西保险行业从根源上寻找脱贫攻坚实际需求,不断加大多领域保险产品的创新力度,健全了能繁母猪、奶牛等农业保险制度,探索开办设施农业“银保富”、农村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等,增强农户融资能力。支持地方特色农产品发展,开展苹果、猕猴桃等一系列保险,开办了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收入保险等新型农业保险产品。这些产品服务三农、服务贫困人口,指向明确,针对性强。今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全省农业保险为417.28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507.49亿元,支付赔款1.72亿元,受益农户14.08万户次,户均赔款1221.25元。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两联一包”工作要求,陕西保险业结对帮扶榆林佳县已成为全行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标本式范例。

  佳县是陕西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保险业定点扶贫对象。陕西保监局、人保财险、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平安产险、太保寿险、太保产险等7家保险业参扶单位,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思路,各自对口帮扶一个村子,建立了干部职工与贫困户一对一的对口帮扶机制。通过修建道路、安装路灯、捐款、定点购买农产品,捐赠电脑、生活物资、教学用品等多种形式,持续推进定点帮扶工作。按照陕西省委组织安排,行业委派了一名干部专门到对口扶贫的佳县挂职扶贫副县长,协调行业的定点扶贫工作。倒推帮扶村全面脱贫任务完成时间,把工作目标转化为工作措施,明确各项任务完成时限,切实做到脱贫有目标、工作有队伍、推动有力度,确保帮扶各项任务扎实有效推进。

  展望

  贫困人群将享保险红利“升级扶持”

  “保险在精准扶贫上有着强大优势,在下一步的规划中,陕西保险业将致力于‘抓住穷根子、开对药方子’。”陕西保监局局长毋育生对记者表示,陕西保险业在下一步的扶贫攻坚工作中,将结合我省民情及发展特色,积极争取地方各级政府对保险扶贫的支持和理解,充分发挥保险行业体制机制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在此前陕西保监局与省扶贫办联合召开的陕西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推进会上,陕西省保险行业协会也向全行业郑重发出倡议:动员全行业积极践行“保险姓保”的价值遵循,发挥保险对脱贫攻坚的支撑作用;动员全行业积极履行扶贫开发的社会责任,不断发掘脱贫攻坚多元化的保险需求,集中力量搞好“两联一包”扶贫任务,多措并举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具体而言,未来陕西贫困地区和人群,将有望享受到多项保险政策红利的“升级扶持”。首先是大病保险。医疗负担是贫困人口返贫、致贫的重要原因。目前我省大病保险已经全覆盖,下一步将继续向贫困人口倾斜,提高贫困人口的大病保险筹资标准,在提高起付线和报销比例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报销范围。利用扶贫资金及基本医保基金等,为贫困人口建立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主要解决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及民政救助报销后仍然需要个人自付部分的医疗费用。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发展贫困人口意外伤害保险,重点解决贫困人口因意外伤害导致的医疗费用支出。

  其次,将促使产业扶贫成为保险扶贫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加强对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保险支持力度、为贫困户提供普惠风险保障等手段,发挥好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以保险市场化机制放大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效益,助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增强其自身“造血脱困功能”。

  第三,进一步推广银保合作服务机制。通过农业保险保单质押保险、农村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等险种,引导资金向贫困地区流动,满足贫困人口融资需求。 记者 刘宁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