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澎
当前,加快脱贫攻坚成为我国贫困地区的最重要任务。通过有效的规划引导、制度设计和政策措施,加快贫困地区城镇化步伐,改善贫困地区城乡面貌,对于增强贫困地区经济实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快贫困群众增收和贫困地区脱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镇化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传统的贫困地区多属于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仅仅以当地的经济基础难以承载更多人口脱贫致富,而城镇化提供的大量就业岗位帮助贫困人口从根本上走出深山,找到一条稳定的脱贫致富道路。“一人就业,一家脱贫”在贫困地区是一种常态。
城镇化带动了农村和农业发展。城镇化吸纳了大量农村人口,将这部分人口从农产品的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从而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使得农村的农产品有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城镇化有效减少了农村人口,使得规模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成为可能。此外,城镇化带来的农村人口减少直接导致农村环境压力减轻,更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城镇化极大提高了民生水平。城镇化能够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在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最为迫切的民生问题主要集中在出行、吃水、看病、上学、就业等方面,而这些问题在各种资源集中的城镇显然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同时,由于城镇的聚集效应,在城镇解决路、水、电、学、医等问题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均要远远低于在居住分散的山区农村。
城镇化有效斩断贫困代际传递。一方面,城镇的义务教育水平普遍较高,能够有效改善贫困户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城镇交通便利,人员、信息流动畅通,市场经济活跃,电视、广播、网络普及,文体活动丰富,也有利于贫困户改变原有生活方式、思维定式、精神面貌,帮助他们早日走上自我稳定脱贫的道路。
因此,贫困地区要坚定不移走城镇化与扶贫脱贫相融合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围绕吸引、带动贫困人口和周边农业人口,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带动脱贫的新路子。
坚持大中城市带动、各类城镇协调发展。从加快推动城镇化的有效性角度出发,宜选择现有的城市以及地势相对平缓、交通便捷、自然资源承载力较强的区域作为城镇化的主战场。首先应加强大中城市的建设发展,集聚多数人口,形成规模效应,减轻其他地区的生态和发展压力,同时下大力提升其综合竞争力,使其成为带动贫困地区城镇化和脱贫攻坚的龙头和引擎。做大做强区域城市,结合交通区位和资源条件,沿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合理安排城镇布局,形成通道城镇经济走廊,努力培育一批城镇组群。做优县城和小城镇,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城镇发展条件。加快乡镇所在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镇功能,提升品位。围绕城镇的后花园,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传统村落、旅游村寨、民族文化村寨等,努力建设宜居宜游“美丽乡村”。
将城镇化与易地扶贫搬迁有机结合起来。贫困地区多处深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应坚定不移地推进易地搬迁。只要贫困群众愿意搬,都应该坚决搬,从根本上拔掉穷根,促进人口从不适宜生存的地区搬进县城、进中心镇,提高人口集中度,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同时,要高度重视贫困群众搬迁后的长远生计问题,积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妥善解决他们入学、就医、出行、社保等现实问题,促进他们早日真正融入城镇生活。重视在规划建设中突出各类产业园区、开发区的作用,坚持产城互动,将各类园区作为移民新区来谋划建设,使各类园区成为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实现就地城镇化的聚集区。要加大城镇新型社区建设,提高进城贫困群众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自我服务能力。
加快发展特色城镇产业。城镇的生命在于产业,在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突出产业支撑,坚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同步,特别是应通过产业的发展和聚集经济的正面效应,不断做大城镇经济总量,源源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使更多农村贫困人口能在城镇安居乐业。
促进城镇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的城镇化要从环境容量出发,坚持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底线。要避免走传统城镇化的道路,杜绝急功近利、大拆大建,尽量减少建设过程中对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破坏。要坚持产城景融合发展,超前谋划城镇和产业园区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坚持公共交通优先,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减少汽车使用,积极发展城市慢行系统。依山就水加强河湖水系统综合治理和园林绿化,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打造“山水田园林地”相融合的美丽城镇。
努力提升城镇规划管理水平。要高度重视城镇规划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城镇规划水平,提升规划品味,抓好规划衔接。对违反城镇规划的各种违章、违法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促进城镇化的良性发展,使其成为源源不断吸引人口集聚和带动周边贫困地区发展的“永动”引擎。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