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塘约道路》作者王宏甲:寻找让更多贫困地区借鉴的经验

2016年12月13日 11:08   来源:贵州日报   胡丽华

研讨会现场。文/本报记者 胡丽华 

  新闻提示

  农村脱贫路子怎么走?农村党支部如何发挥带头作用?农村集体经济要探索怎样的发展模式?在12月10日举行的“塘约基层建设经验座谈会暨《塘约道路》研讨会”上,我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的经验引起有关专家学者关注和讨论。

  《塘约道路》一书是由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撰写的。他通过一年多的深入采访、写作,试图回答“如何巩固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加强党支部在农村中的领导作用”。王宏甲在书中写道:“塘约现象”不仅仅是一个脱贫的故事,塘约村的变化是在集体所有制得到巩固,党支部的领导作用得到加强的情况下而发生的。由于承包下去的零散地块重新集中起来,全村得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发展,生产组织化和产业化焕然一新。崭新的变局使外出打工的绝大多数青壮年返回家乡重建家园,先前撂荒的土地全部种上,留守儿童的留守生活结束了,妇女们因丈夫的回乡而精神焕发。他希望通过对塘约村的采访、写作,让人们看到农村脱贫的新路径、中国农村的新希望。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丰富了塘约现象的内涵,为打造一个可复制、可借鉴的塘约经验提供了智慧支持。

  “塘约经验最主要是通过土地确权、流转,在党支部领导下成立合作社,农民自愿把土地流转到合作社。从大的方面来说,塘约走出的这条集体化经营道路的意义有别于小岗村和华西村,是把农民的零散土地再一次集中起来。”12月10日,《党建》杂志社和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塘约基层建设经验座谈会暨《塘约道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塘约道路》作者王宏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其中的奥妙。

  塘约村是安顺市平坝区的一个山村,2014年,塘约被一场洪水洗劫后一贫如洗,由此他们成立了“村社一体”的合作社。全体村民自愿把承包地确权流转到新成立的合作社,做到“七权同确”,极大地巩固了集体所有制,全村重新组织起来,抱团发展,走集体化道路,短短两年时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不到4000元提升到2016年的10030元,村集体经济从不足4万元增加到170万元,实现了从省级二级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华丽转身。

  “土地确权后回归集体,通过专业分工、共同合作的方式让土地更有价值,农民也享受经济发展的实惠,增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王宏甲说。

  在他看来,塘约经验的精髓为巩固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发挥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发展中,塘约村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把全村土地资源集中起来发展,尽管物质条件上不是最富裕的,但在精神层面上,村民万众一心,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奋斗。

  正是塘约村人的精神深深吸引了王宏甲,他历时几个月,蹲点塘约村进行采访调研,写出了《塘约道路》一书。王宏甲说,塘约村十分具有代表性,在中国脱贫攻坚的特殊阶段,我非常希望塘约村能起到榜样带头的作用,为其他地方提供借鉴。

  王宏甲建议,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塘约村要以发展产业为主,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资源;在人才的建设和储备上,多下功夫,注重村里人才培养;凝聚好周围的村,形成抱团式的发展,打造专业化、集中式的模式,提升后续发展支撑。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