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传统种植向绿色转型:老三样“调”出富裕新生活

2016年12月07日 08:58   来源:农民日报   

  “年年种这‘老三样’,年年的收入却不太增长,今年这地该咋种;产业结构单一,品质低下,初级农产品价格下滑;找不准致富产业,面临抉择难题;如何规避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这是许多“以地为生”的农民共同的困惑。但如今,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的农民却鲜有这样的担忧了。

  初冬,朝阳镇新胜村光照蔬菜种植基地的温室里,温暖如春,绿意盎然。

  “从单一到多元,由传统种植向绿色转型,科学地优化产业结构,让我们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看着大棚里青翠欲滴的果蔬,新胜村光照蔬菜温室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许文革,满心欢喜地向笔者介绍他们的“绿色转型”发展新模式。

  基地的40栋光照温室,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1000余万元,实行绿色无公害有机种植,以观光、采摘销售为主、订单销售为辅的形式,集种植、旅游、休闲于一体,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获取利益分成。

  “采取‘立体化种植’的草莓和香瓜,年底就第一批上市了,销售利润能达到200万元,明年第二批油桃和黑李子挂果,销售利润能达到400万元左右,到那时,我们这里将成为城里人感受农村田园气息、体验农耕采摘乐趣的好去处。”对于合作社“转型”后的发展,许文革和35户社员成竹在胸。

  新胜村的“绿色转型”发展,是源自朝阳镇近几年对产业结构调整不断的探索和向“绿色转型”发展的经验积累。

  “木屑、玉米芯、秸秆……这些农业废弃物都是我们的宝儿。”来到朝阳镇向阳绿色棚膜经济园区,鸿程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社长吕旭,道出了利用农业废弃物,种植食用菌环保、高效的好处。

  2015年加入食用菌合作社之后,朝阳镇政府给我提供了这个占地一亩的大棚。”停下手中的活,大棚的主人张俊才满面笑容地告诉笔者。

  “2016年我用了70吨杂木屑和玉米芯,制作了4万多袋菌包,大概能产6万多斤香菇,菌种和技术都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出来的蘑菇也由合作社统一包销,还没等蘑菇上市,就已经被预订一空了,刨除所有费用,能挣七八万元钱。”对于加入合作社种蘑菇的“钱景”,张俊才称心满意。

  吕旭介绍说,合作社有社员32户,基地的32栋香菇大棚年总产量近180万斤,按订单批发价格计算,年产值达720万元,可实现订单利润200多万元。

  如今,朝阳镇种植业结构调整,按照辉南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动农产业创新发展绿色转型”的明智决策,“调”出了希望,“调”出了富裕新生活。

  摘自《通化日报》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