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李开祥:精准扶贫工作应做到“五要五更要”

2016年11月29日 10:37   来源:求是网   李开祥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历届党委、政府都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国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区域贫困到基本脱离贫困的历史性转变,为世界各国消除贫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习总书记所说:“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越到紧要关头,越需要我们洞洞惺惺、坚定不移,始终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向,切实在扶贫脱贫上精准发力,有效施策。

  精准扶贫,要物质扶贫更要精神扶志。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住房有保障”是扶贫工作的最低标准,是人民群众的最低物质需求,我们要想尽办法夯实基础、发展产业、提升事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个体经济实力,实现物质上的脱贫。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精神这个内因的重要作用。许多事例告诉我们:物质上的贫穷往往源于思想上的贫困,“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干事创业的勇气,是导致大多数贫困户贫困的最大内在因素。做好扶贫工作,不仅要推动经济发展,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帮扶,采取多种形式引导贫困户树立“人穷志不能穷、贫困可耻、致富光荣”的观念,激发内生动力,振奋脱贫斗志,实现标本兼治。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

  精准扶贫,要立足当前更要谋划长远。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要“雪中送炭”,解决燃眉之急,更要“授之以渔”,促就持续发展。财富的积累需要一定的原始资本,物质的缺乏是导致贫困发生的外在诱因。精准扶贫,就是要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结合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精确的脱贫措施,给予必要的物质帮扶,用“输血”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完成原始资本的萌生,实现经济上的解困。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使短期内脱贫了,也可能再次返贫。做好扶贫工作,不仅要实现短期内的脱贫,更要以发展的眼光,帮助贫困地区强基础、兴产业、优生态、塑品牌,帮助贫困人口解放思想、发散思维、开拓眼界、提升能力,增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自身的“造血”功能,以短期的推动力产生长期的“加速度”,达到永久脱贫。

  精准扶贫,要小处着手更要抓大统总。清朝陈澹然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可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统筹好大局与小局的关系。精准扶贫,要从小处着手,从一域切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困难具体解决,因地因人施策,因贫困类型和贫困原因施策,一地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策,靶向治疗、对症下药。同时,要统揽全局、统筹规划、精心布局,把握好“势”与“时”,控制好“度”与“效”,处理好“为”和“位”,在全市范围内合理分配扶贫资金、合理配置扶贫项目、合理设定脱贫时间,合理安排扶贫干部。资金上既不能平均分配不分侧重,也不能集中归一缺乏普惠;项目上既不能一哄而上多地争抢,也不能畏首畏尾如坐针毡;时间上既不能贪快跃进,也不能拖拉无为;人员上既不能突击提拔,也不能漠不关心。

  精准扶贫,要尊重民意更要科学引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自发地去探索、去求知、去实践。精准扶贫,要对贫困户精准识别,要与贫困户共同商量,尊重他们的想法,制定出符合他们需求的脱贫措施。这样,贫困户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变“强制发展”为“自我发展”,主动去想办法、出实力、克艰难,避免出工不出力,言听计不从,等米下锅。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贫困户之所以贫困,除了物质上的贫乏,更多的是思想上的贫困,他们知识层次低、思维眼界窄、致富办法少、接触外界寡,难于有效地掌握最新信息、技术、市场和动态,想的还是老办法,循的还是老传统,不能说没有效果,但至少见效慢。我们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创新方法,多做工作,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实践、大胆尝试,将科学的种养殖方法、有市场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门类、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和致富信息等通过有效途径传递给老百姓,落实在行动上,铸就经济发展上的跨越,找到脱贫致富上的“捷径”。

  精准扶贫,要财力助阵更要智力挑梁。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又说道:“四两拨千斤、事倍功半”,可见,做事情既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又不能蛮干瞎干傻干,要运用智慧、利用知识、使用技巧,巧干活干会干。精准扶贫,无论是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异地搬迁扶贫等,都需要我们投入必要的财政资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整合呆滞的闲散资金,以投资带动生产,以生产促进发展,以发展实现脱贫。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盲人骑盲马”大多数情况下会偏离方向。做好精准扶贫,需要我们大开脑洞、增长知识、扩展见识、反复思考、汲取经验教训,发挥聪明的慧、选择合适的路、定准正确的向、使用科学的技,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乘数效应”和“倍增效应”。这里的我们,既包括扶贫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者、扶贫工作的管理者和落实者,也包括广大贫困群众。我们扶贫工作队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扶智”作为工作的重要方面和切入点加以研究和做细。

  “梅花香自苦寒来”,精准扶贫工作困难多但机遇好,时间紧但效果佳,任务重但民心向,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物质与精神、当前与长远、全局和一域、传统和科学、财力与物力这些矛盾的辩证意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争取全市人民早日共同实现小康,共享发展成果,共谱精彩华章。

  (作者单位:中共曲靖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