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8人分一头驴”的扶贫令人啼笑皆非

2016年11月18日 07:48   来源:广西日报   致 远

  奇闻与析

  致 远

  据《半月谈》报道,一些贫困村在扶贫工作中出现“大锅饭”,导致精准扶贫“落不了地”。如山西省娄烦县独石河村,2012年用下拨的50万元扶贫款买了60头驴,但因为“人多驴少”,只能8人分一头驴,结果驴越养越瘦,最后还没等养成全都卖了,直接分钱;2015年该村又上养羊扶贫项目,全村还是按人头分,结果高价购买的种羊,被村民当肉羊贱卖,500多只扶贫羊只剩下100多只。

  驴在人们的心目中,性子比较犟。比如那头著名的“黔之驴”,连老虎走近都要“不胜怒,蹄之”,结果当然不言自明。所以形容一个人性格倔强,往往称之为驴脾气。

  其实驴心里也苦啊,替人类背了许多年的黑锅,究竟“倔驴”和“倔人”谁更倔,还得两说。

  黔无驴,本是环境使然,倔脾气的“好事者”不顾条件限制,非要船载以入,结果“至则无可用”,最后当然悲剧了。独石河村也是如此,本来贫困人口多,要有效利用扶贫资金,理应选择有针对性、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可当地的基层干部也太“耿直”了,50万元扶贫款买60头“扶贫驴”,还要全村人“雨露均沾”,结果只能8个人分一头驴,搞大锅饭。最后导致“三个和尚没水喝”,驴越养越瘦,只好卖了分钱,扶贫效果大打折扣,资金白白浪费。

  独石河村干部一根筋的“驴脾气”,导致“扶贫驴”的命运在“扶贫羊”身上重演。虽然这次有所进步,一个人分到了一只羊,避免了大锅饭的弊端,但是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为每个贫困户情况不同,有的贫困户根本不具备养羊条件;另外因为审批实施效率太低,市场行情早已变化,养羊成了赔钱的项目。

  不理具体情况,不顾形势变化,只管闷头上项目,这样的干部“脾气比驴还倔”。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究其深层原因,难道真是单纯的“驴脾气”使然?独石河村贫困户的抱怨道出了个中真相:“精准扶贫欠精准,关键是一些干部怕麻烦、不担事。”因为贫困户与村里大多数村民贫富差距不是太大,一些基层干部为避免矛盾,就在精准施策上搞平均主义,结果造成资金分散,扶贫效果打折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怕担责任,不敢或不愿因势利导、见机行事,结果总是比形势慢半拍,项目上马了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此可见,某些基层干部的“驴脾气”,实际是思想僵化,对精准扶贫政策理解不深、贯彻不力的表现。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严格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瞄准扶贫对象,重点施策。有了责任心和使命感,再倔的“扶贫驴”也能成为贫困户奔向脱贫致富道路的宝马良驹。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