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校园奖助工作也要做到“精准识别”

2016年11月18日 07:38   来源:南方日报   王庆峰

  ■王庆峰

  最近,有媒体报道云南省部分高校助学金申请会沦为“比惨大会”。随即,云南省教育厅在官网上发布通知,要求保护学生隐私,不得要求申请对象在公开场合陈述理由。

  校园贫困生认定的关键是客观性、隐私性。开“比惨大会”,犯了主观认定的错误,贫困作为既定事实,“哭惨”不能衡定其客观性;贫困又极其隐私,真正贫困的学生难以开口,未必有勇气“哭惨”。所以,主观评定容易一叶障目,就跟“穿耐克鞋不是贫困生”一样,小则伤及个体尊严感受,往大处说,是无法精准识别真正有需要的贫困生,戕害校园奖助体系的公平、公正、有效。

  跟社会扶贫工作一样,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当众比惨,不过是高校识别贫困生的常用手段,正所谓“学生说、教师定、学校批”,单靠个体陈述、学生评议,当然无法实现精准识别。识别不准还催生了系列次生问题。比如“分猪肉”,为了缓解矛盾,一些高校推出了详尽的应对方法,例如“先来后到、轮流享受”“去高留底、平均享受”“领导微调、特殊享受”。凡此种种,哪里还有扶贫的样子?

  对贫困生的识别过于主观,既有认定权利握在老师手中的原因,也有认定标准太单一的原因。出于生源、成本等考虑,校方不可能做详尽的家庭调研,因此高校认定贫困生高度倚赖于一张凭据,也就是来自县(区)、乡镇、街道的家庭贫困证明。然而,把认定工作移交给地方的“一纸公文”,很有可能会产生错误。有鉴于此,一些高校还别出心裁地使用大数据,通过监控饭卡、话费消费来对贫困生进行跟踪评价。问题是,认定饭卡消费“超过500元不是贫困生”,就跟“用电脑不是贫困生”一样,依然不尽合理。

  贫困证明不可靠,学生互评没有可信度,数据追踪不够合理,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情况。再加上学校地域差别、家庭经济变化等因素,过于依靠某一标准必然会犯错误。但如果把这些标准都视为影响因子,它们全部发生偏差状况的可能性有多大?因此,缺乏一个制度化、系统化的认定体系,才是识别不准的关键原因。如果能够多维度、多层面、多方位建立认定标准,设定一个科学路径和计算方式,各种偏差必然会有效减少。

  在认定逻辑上过于主观,认定标准上过于单一,这些都导致了对贫困生的识别不准确。然而这两者有时候是互为犄角的,因为对于奖助工作认识不清,就很有可能随手“点兵点将”,而认定标准单一倘若成为惯例,就会继续助长工作的随意性,使认定停于表面。这样的情况不仅发生在校园里,当前社会扶贫工作存在“不精不准、大而化之”的问题,同样也是不容回避。说到底,这两种情况具有共通性,根源就在于对工作的认识和态度不清醒。

  社会扶贫工作要讲精准,校园奖助工作更有必要精准。“贫困就是比惨”一类的新闻屡见报端,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此时此刻的,而是真实存在的旧问题、老问题、大问题。要破解这些问题,必须从认识上入手,校园扶贫也要搞精准,让校园奖助工作具有针对性,真正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