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河南南召县检察院:把好“三道关”打赢脱贫战

2016年11月10日 09:48   来源: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曹国宏通讯员王永强廖涛徐梦

  迎着初冬的晨曦,南召县马市坪乡白庄村苗木种植大户周武超一大早就来到自己的苗木基地进行嫁接管理。周武超曾是村里的贫困户,两年前,南召县检察院包户检察官立足他有种植专长的实际,帮助他发展苗木花卉8亩,种植品种10余个,全家年收入3万元。

  “带领百姓脱贫,不是拍脑袋决策。要转变扶贫理念,创新扶贫模式,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把好项目筛选关、迁安关、防腐关,让脱贫攻坚不打折扣!”南召县委书记康连星掷地有声地说。

  把好项目关,为“空壳村”强身健体让贫困人口真正脱贫,为他们找到合适的产业项目是第一要务。南召县规划上坚持“基础先行、规划到村、项目到户、责任到人”,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实施原则,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的标准、程序实施项目,建好精准扶贫项目台账,为“空壳村”强身健体。

  云阳镇山头村把发展特色林业产业与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传承相融合,成立木兰艺术团和村级文化站,把几近失传的“云彩灯”民间文艺传承下来,今年初,该村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荣誉称号。如今,山头村花卉苗木面积达1000亩,成为全县闻名的玉兰种植专业村。

  该县还以旅游开发业为龙头,发展乡村休闲生态观光游,引导鼓励农民兴建农家乐,解决山区群众收入问题。

  该县实行干部分包贫困村、贫困户,帮村组筛选项目,帮农村改善设施。该县检察院立足村情,扶持分包马市坪乡白庄村发展核桃、辛夷等苗圃项目200余亩,新修道路、建筑2000平方米,该村人均收入6000余元,被评为扶贫示范村。

  目前,该县苗木花卉、柞蚕、中药材、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达50余万亩,百姓纯收入70%以上收入来自特色产业,1.2万百姓靠产业脱贫。

  勇闯迁安关,敢“挪穷窝”拔掉穷根

  10月30日,南河店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处以美丽乡村为建设标准的社区,配套有学校、卫生室、幼儿园等公共设施,并实现光纤宽带、有线电视的全覆盖,将接纳4个山区村600人入住。

  “挪穷窝方能拔穷根,迁安关是关键。我们按照‘政府引导、自觉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考察、合理选址、有序迁安,为百姓打造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南召县县长王放认为。

  南召县制订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对散居、独居在海拔高的深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鸭河口水库淹没区的贫困人口,组织实施“出山离库”计划。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实行整村搬迁,建设移民新村,彻底摆脱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他们积极引导群众搬迁安置到城镇周围、旅游景区服务区、产业集聚区等地,做到搬迁与开发并举,安置与增收同步,实现搬迁群众早就业、早发展、早致富。

  两年来,南召县共完成搬迁扶贫项目8个,?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建房260套3800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30多平方米,搬迁安置贫困群众210户900余人,年纯收入增加到2万元以上。

  严防腐败关,让“互联网+”显威力

  “扶贫资金大部分通过财政系统拨付,而相关职能部门在管理使用财政专项资金过程中,分割管理、监督乏力,导致职务犯罪频发多发。”南召县检察院检察长孙保平说。

  为把好扶贫资金使用关,南召县检察院长缨缚贪,运用“互联网+”思维,联合财政部门成功研发了“扶贫专项资金预防监控系统”,堵塞了扶贫资金管理漏洞,确保专款能专用。

  该系统设计主要抓住扶贫专项资金的入口和出口两个关键部位,分“资金类别、资金总额、资金拨付、经办人、资金支出明细账”等条目,主要收集和录入财政内部职能部门,扶贫、林业、民政、水利、农业等职能单位和乡镇,对扶贫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数据。

  2015年11月,南召县检察院通过“扶贫专项资金预防监控系统”查询了危房改造项目数据库,发现太山庙、白土岗两个乡镇对个别危房户发放的补贴款过高。根据这个疑点,检察人员深入调查。随即,两个乡镇村镇建设中心主任杨某、孙某收受贿赂为危房改造户“超额补贴”的犯罪线索浮出水面。今年3月,反贪部门即对二人立案侦查。

  截至目前,已接受相关部门查询相关扶贫补贴数据17次,县纪委办案查询6次,发现移交扶贫领域犯罪线索6人,立案侦查4人。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2025两会
图说三农

河南南召县检察院:把好“三道关”打赢脱贫战

2016-11-10 09:48 来源:河南日报
分享到:

  □本报记者曹国宏通讯员王永强廖涛徐梦

  迎着初冬的晨曦,南召县马市坪乡白庄村苗木种植大户周武超一大早就来到自己的苗木基地进行嫁接管理。周武超曾是村里的贫困户,两年前,南召县检察院包户检察官立足他有种植专长的实际,帮助他发展苗木花卉8亩,种植品种10余个,全家年收入3万元。

  “带领百姓脱贫,不是拍脑袋决策。要转变扶贫理念,创新扶贫模式,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把好项目筛选关、迁安关、防腐关,让脱贫攻坚不打折扣!”南召县委书记康连星掷地有声地说。

  把好项目关,为“空壳村”强身健体让贫困人口真正脱贫,为他们找到合适的产业项目是第一要务。南召县规划上坚持“基础先行、规划到村、项目到户、责任到人”,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实施原则,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的标准、程序实施项目,建好精准扶贫项目台账,为“空壳村”强身健体。

  云阳镇山头村把发展特色林业产业与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传承相融合,成立木兰艺术团和村级文化站,把几近失传的“云彩灯”民间文艺传承下来,今年初,该村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荣誉称号。如今,山头村花卉苗木面积达1000亩,成为全县闻名的玉兰种植专业村。

  该县还以旅游开发业为龙头,发展乡村休闲生态观光游,引导鼓励农民兴建农家乐,解决山区群众收入问题。

  该县实行干部分包贫困村、贫困户,帮村组筛选项目,帮农村改善设施。该县检察院立足村情,扶持分包马市坪乡白庄村发展核桃、辛夷等苗圃项目200余亩,新修道路、建筑2000平方米,该村人均收入6000余元,被评为扶贫示范村。

  目前,该县苗木花卉、柞蚕、中药材、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达50余万亩,百姓纯收入70%以上收入来自特色产业,1.2万百姓靠产业脱贫。

  勇闯迁安关,敢“挪穷窝”拔掉穷根

  10月30日,南河店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处以美丽乡村为建设标准的社区,配套有学校、卫生室、幼儿园等公共设施,并实现光纤宽带、有线电视的全覆盖,将接纳4个山区村600人入住。

  “挪穷窝方能拔穷根,迁安关是关键。我们按照‘政府引导、自觉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考察、合理选址、有序迁安,为百姓打造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南召县县长王放认为。

  南召县制订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对散居、独居在海拔高的深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鸭河口水库淹没区的贫困人口,组织实施“出山离库”计划。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实行整村搬迁,建设移民新村,彻底摆脱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他们积极引导群众搬迁安置到城镇周围、旅游景区服务区、产业集聚区等地,做到搬迁与开发并举,安置与增收同步,实现搬迁群众早就业、早发展、早致富。

  两年来,南召县共完成搬迁扶贫项目8个,?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建房260套3800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30多平方米,搬迁安置贫困群众210户900余人,年纯收入增加到2万元以上。

  严防腐败关,让“互联网+”显威力

  “扶贫资金大部分通过财政系统拨付,而相关职能部门在管理使用财政专项资金过程中,分割管理、监督乏力,导致职务犯罪频发多发。”南召县检察院检察长孙保平说。

  为把好扶贫资金使用关,南召县检察院长缨缚贪,运用“互联网+”思维,联合财政部门成功研发了“扶贫专项资金预防监控系统”,堵塞了扶贫资金管理漏洞,确保专款能专用。

  该系统设计主要抓住扶贫专项资金的入口和出口两个关键部位,分“资金类别、资金总额、资金拨付、经办人、资金支出明细账”等条目,主要收集和录入财政内部职能部门,扶贫、林业、民政、水利、农业等职能单位和乡镇,对扶贫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数据。

  2015年11月,南召县检察院通过“扶贫专项资金预防监控系统”查询了危房改造项目数据库,发现太山庙、白土岗两个乡镇对个别危房户发放的补贴款过高。根据这个疑点,检察人员深入调查。随即,两个乡镇村镇建设中心主任杨某、孙某收受贿赂为危房改造户“超额补贴”的犯罪线索浮出水面。今年3月,反贪部门即对二人立案侦查。

  截至目前,已接受相关部门查询相关扶贫补贴数据17次,县纪委办案查询6次,发现移交扶贫领域犯罪线索6人,立案侦查4人。


(责任编辑:景远)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