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长文(中)和村民一起在苗木园里套种百合。
作为省级扶贫开发县,泰宁县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致富途径,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打出三招“组合拳”,帮助1604户4887名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拔穷根、脱穷帽。
第一招:转型之路“三步走”
11月8日,气温骤降。在泰宁县朱口镇神后垅的金泰苗木园里,聂长文和村民们正抓紧给苗木培土保温,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寒流。“虽然没有了耕地,但在园里做工,年收入有3万多元。”聂长文心里一点都不慌。
聂长文是朱口镇源色村人,在2010年“6·18”水灾中,他的家和土地全被毁了。他搬迁到神后垅政府集中安置区,并被安排到金泰苗木园林企业打工。
神后垅新型农村社区是由1200余名受灾群众组成的混合型社区,是全省最大的灾后集中重建点之一,分为生态宜居生活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两部分。
“为了解决农民搬迁失地后的生存问题,在生态宜居生活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社区与园区的互动发展,促进贫困户就业,提高贫困户收入。”朱口镇党委书记杨军介绍,神后垅农业和农民的转型之路主要分三步走。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引进现代农业项目,形成面积达1800亩,含果蔬、花卉、苗木、渔业养殖、休闲观光五个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产业园区的带动,打造“园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农户”的农业综合体,形成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种田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型。项目入驻后,企业优先安排因灾失地贫困户进入企业务工,形成“用工-就业”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这种模式有效地推进入园企业从无到有,投资从小到大,土地流转从难到易,贫困户参与从少到多,贫困户收入明显提高。目前,企业提供近300个就业岗位,贫困户基本实现就近就业,人均月收入超2000元。
就业增收向创业致富转型。能人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吸引贫困户以土地流转入股、技术入股和投工投劳的形式参与合作社建设,带动创业致富、入股分红,不断拓宽增收渠道。目前已成立兴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宝盖岩小籽花生专业合作社、朱溪渔业专业合作社等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合作社优先吸收贫困户加入,部分贫困户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年收入大幅增长,户均收入突破3万元。
通过转型带动,2015年带动210余名贫困户从事小籽花生、鲜切花等特色种养产业生产经营,实现脱贫137户377人。
第二招:订单农业促增收
下午2点多,记者来到开善乡余上村的廖德潭家时,他正和残疾的妻子在吃午饭。简陋的家里整洁明亮,虽是简单的两菜一汤,两人却吃得很香很满足。
廖德潭一家就靠他种地、打散工维持生活。他既要给妻子治病,又要供孩子上学。家庭经济非常困难,是县里的重点扶贫对象。2014年,经政府牵线,他与科荟种业签订种植收购协议,试着订单制种3亩。“当年制种收入8400元,比种植其他作物的收入高多了。去年,政府协调土地流转,我又多种了几亩地,加上我打零工的收入,全年超过2万元不成问题。”廖德潭自信地说。
“经过几年的推广,水稻制种的效益非常明显,许多农民专门跑到公司来签订制种订单。”科荟种业副总经理苏志介绍说,科荟种业已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经营模式,通过订单带动扶贫模式,制定粮食保护价收购、亩产值保底2500元,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免费为制种户提供包装袋、为制种户检验及鉴定种子,扶持贫困户参与杂交水稻制种。目前已形成特色明显、要素配套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了包括60户贫困户在内的3000余户农户制种,户均增收1万余元。
记者从泰宁县农办了解到,除了订单农业,委托农户在公司基地内种植养殖,协议价收购产品,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户实现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公司+基地+贫困户”等基地托养模式,也是带动该县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利器。
山天畜牧公司与65户贫困户签订乌凤鸡托养合同,提供“三赊三包”(赊鸡苗、赊饲料、赊兽药,包技术、包防疫、包回收)服务,今年贫困养殖户已出栏成品鸡36万只,户均增收3500元;状元茗茶公司通过安排就业、带动种茶等方式带动贫困户22户51人,户均增收2500元。
第三招:“造血”扶贫奔富路
新桥乡大源村是泰宁县海拔最高的村庄,地少人多,村民收入微薄。特别是2010年遭遇严重水灾后,村里出现了29户贫困户。
如何才能帮助村民拔穷根、脱穷帽?2012年,结合大源村实际,挂钩帮扶的福建日报社决定,变被动扶贫为主动扶贫,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鱼渔”并授,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支持大源村。
大源村有发展食用菌的基础,村民靠种植茶树菇脱贫致富的愿望强烈。报社便将大源村20余户贫困户组织起来,成立大源村高蕈食用菌合作社,打造百万袋茶树菇生产基地。
为了解决资金、技术、销路三只“拦路虎”,报社筹资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帮助村民盖大棚、种茶树菇;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专门为茶树菇基地成立专家技术小组——从菌种选择,到菌袋采购,再到温度、湿度把控,全程无偿提供技术帮扶;厦门夏商集团全力支持,为大源村包销3年茶树菇,并将其打造为“夏商直通车”基地之一。
年近五旬的严光亮是二女低保户,自己身体不好,妻子黄双珍身材矮小,大女儿残疾,家中除每月320元的低保金外,没有其他收入。2013年初,村干部牵线,将严光亮夫妇安排进基地做工,两人一年收入将近2万元。2014年春节前,严光亮搬进了占地74平方米的两层砖混新楼房。
“还有五六个以前从未赚过一分钱的村妇,作为低保户帮扶对象,也前来基地帮工,每人每年可赚七八千元。”村支书戴钟屏说。
基地的成功带动了更多农户种植茶树菇,为建设食用菌种植专业村做好了铺垫。同时,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得县内其他5个乡镇加入茶树菇生产队伍。
“现在田里没活干了,正好茶树菇基地喊我们来帮忙,每天80元工资,到年底能赚四五千元。”大龙乡官江村的廖大姐乐呵呵地说。
官江村属于库区移民村,距县城40余公里,交通不便,200户人家都靠种植几亩田地为生。2012年,在乡政府的引导下,村两委组织村民到大源村考察,回来后利用村里荒废的学校,发动村民种植茶树菇2万袋,当年就有不菲的回报。
如今,官江村已建起占地10余亩的茶树菇基地,辐射带动周边160余户村民,种植40万袋茶树菇。村里还成立了“食想家”专业合作社,拥有社员60余人。
(责任编辑: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