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广西玉林:支部牵头"党建+股份+扶贫"见实效

2016年11月03日 14:0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梁栋荣 许华孟

  广西玉林市在福绵区成均镇安田村探索推行“党建 +股份 +扶贫”做法。该村通过党支部牵头,把全村 67户贫困户 264人组织起来,把扶贫项目资金集中在一起,科学引导贫困户抱团发展泥鳅产业,村民们把这种方式称为“打包”脱贫。

  思变:“重新洗牌 ”破困境

  “以往扶贫资金拨给贫困户个人,钱花了人却没脱贫;发下去的 1斤多重鸡苗,工作人员刚转身走,村民就宰了吃;贫困青年有好的项目却苦于没有资金。”安田村第一书记曹杰遇到的问题只是农村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一个缩影。

  当前,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分离化 ”、扶贫项目资金“分散化”、扶贫项目选择“短视化”的问题依然突出,资金拨付到村再分到贫困户个人,难以形成聚合效应,各地多选择 1-2年见效的项目,缺乏长久发展的基础。

  针对难题,去年,玉林市在安田村探索推行“党建 +股份 +扶贫”做法,即:村党组织引领,村集体供地,扶贫部门出资,合作社运营,贫困户投劳,收益 15%归村集体、15%作为留存本金、70%归贫困户。“扶贫资金变股金”,资金仍属于贫困户,只是把项目资金聚合起来,变过去的“单打独斗 ”为“握指成拳”。

  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安田村的“党建 +股份 +扶贫”做法已经成为玉林市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致富、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谋变:“精准出牌 ”聚活力

  “扶贫经验证明,抓党建促脱贫归根是要发展产业,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福绵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志勇说,“如果能够通过产业扶持让越来越多的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那么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有了可靠保障。 ”

  俗话说,“一团乱麻,找出线头”。对于产业扶贫而言,这个线头就是基于精准定位的具有带动效应的产业与项目。去年,安田村党支部深入考察各水产市场之后,发现台湾泥鳅这个宝贝 ——泥鳅营养丰富,素有 “水中人参 ”美誉,近年来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经济效益可观。村党支部果断划出 30亩集体土地建原生态无公害鱼塘,整合扶贫部门资金、社会帮扶资金共35万元作为贫困户股金投入养殖基地,联系玉林市参和种养殖有限公司提供养殖技术支持,组织成立了安田村台湾泥鳅养殖扶贫专业合作社,全村贫困人口264人全部签订协议加入合作社。

  “在这劳动的都是村上的贫困户,他们既能享受股东分红,日常还能通过务工挣取劳务费,老弱病残的也可以坐等分红。”合作社社长杨潮祥说, “除去开支,全村67户贫困家庭每年分红就能达到6500元,加上务工和种地收入,安田村贫困户去年实现人均纯收入 7000元,预计今年达 8300元以上。 ”

  促变:“发力打牌”蓄后劲

  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委会发展办法不多,可利用的资源严重短缺,农民在经济上对村级党组织依赖程度降低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在玉林一些地方出现了弱化的趋势。“党建 +股份 +扶贫”,玉林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使入股的贫困户每年都有分红,保证贫困户持续稳定受益,确保扶贫资金的保值增值,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

  “推行‘党建 +股份 +扶贫’做法后,贫困户有了收入,村集体有了分成,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村容村貌发生很大改变,村党支部的威信提高了。”安田村支书杨烈新说。

  “当初,村里产业发展是个‘老大难’问题,村民认为把扶贫项目资金直接发到贫困户手中就行了,各做各事,各吃各饭。把项目资金聚合起来,还以为是村委要截留,对村委意见很大。”对于产业扶贫工作中遇到的阻力,杨烈新不愿过多回忆,他说只要能让老百姓的生活切实受益,这些都不算什么。推行该做法时,村支书带领村干部每天晚上打着手电筒,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让村民签订协议参与到该项目中。

  “多亏了杨支书他们,让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贫困村民由当初的不理解,变成了现在纷纷伸出大拇指夸赞。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