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精准教育扶贫应“软硬”兼施

2016年10月27日 09:59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守营

  改革开放前,我国对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的是免费就读和下拨奖学金制度。改革开放后,针对贫困学生的经济资助大体经历了从政策资助到体系资助直至精准资助的政策演变过程。日前,由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发布的《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此,不单要从硬件上着手,还要多投入软件建设,所谓软件建设主要是指通过提高教师待遇来促进教育扶贫效果。

  “扶谁的贫”、“谁扶贫”、“怎么扶”

  报告指出,在精准教育扶贫阶段,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经济资助对象精准即“扶谁的贫”精准。此次精准扶贫要求建立精准识别机制,准确找出扶贫对象并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省市有(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建成全省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并与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衔接,最终形成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互联互通的扶贫网络。例如,海南省2014~2016年开展了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从全省找出了分散在各个村庄的47.7万贫困人口和需要巩固提高的脱贫人口,并找出了致贫原因。

  第二,经济资助部门精准即“谁扶贫”精准。首先,从扶贫领域来讲,精准扶贫绝不仅仅是某一方面如教育的扶贫,教育也不可能独自完成扶贫,它必须和其他方面结合起来,共同分工,共同协作,扶贫效果才更好。除了教育之外,还需要医疗保险、金融扶贫、能源扶贫等协同参与精准扶贫,教育精准扶贫才能够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其次,从扶贫力量方面讲,精准扶贫绝非单纯国家财政就可以单独完成,它需要各级地方财政支持,也需要国际资金支持以及社会各界支持,扶贫力量才更强。再次,从扶贫方式上来讲,精准扶贫也需要各种方式协同推动,协同完成,教育扶贫要和产业扶贫、生态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共举,才更具有靶向性。

  第三,经济资助措施精准即“怎么扶”措施精准。力求在“预算分配”上更加精准。各级教育部门要摸清本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底数,根据贫困学生分布状况研究制定合理的资助资金分配方案,避免“平均分配”现象。近几年来,中央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以平均每年超过100亿元的速度在增加,为重点贫困县提供了巨额财力补贴。截至2013年底,全国近3000个县市区,国家级贫困县只有592个。2013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投入为406亿元,较2008年的197亿元翻了两倍还多。2015年仅广西壮族自治区就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投入550亿元教育扶贫资金,建设项目资金优先用于贫困县学校建设,学生资助资金优先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补助。值得一提的是,西藏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三包”政策(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覆盖了从学前至高中阶段所有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年受益学生达52.5万人,资助金额达15亿元。

  

  硬件建设专项督导

  为了将贫困地区教育硬件建设真正落实,2015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该办法要求,有关省份要按照覆盖贫困地区、聚焦薄弱学校的要求如期完成年度实施计划,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薄弱学校改造工作,所有项目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落实以下各项重点任务。学校选址安全,校舍符合抗震消防和采光通风要求,配齐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课桌椅、图书,有符合规定的学生锻炼空间和体育设施。改善学校生活设施。实现寄宿生每人一个床位,食堂、厕所能够满足学生需要,有必要的淋浴、饮水、取暖和安全设施。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实现设施配备齐全,满足教学和生活基本需求,教学质量和教育经费得到有效保障。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实现学校布局科学合理,超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班额现象逐步消除。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实现农村学校宽带网络、数字教育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稳步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师生共享,在教育教学中深入应用。校园校舍建设项目管理规范,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确保质量和安全。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建立工作激励与问责机制,把专项督导结果作为评价政府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对职责落实不到位的地区给予通报批评,对项目进展不力或出现严重问题的地区进行问责。

  截至2015年6月,为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640亿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800多亿元,惠及3000多万名农村贫困学生。

  软件建设重在提高教师待遇

  软件建设主要是通过提高教师待遇来促进教育扶贫效果。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要求各地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明显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加快实施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各地要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统筹予以解决。

  为此,山东省要求:妥善解决乡村教师住房问题;落实无房职工住房补贴政策;逐步提高乡村教师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有条件的地方可提高至规定上限;适当放宽乡村教师购房贷款条件,利用各地消化库存商品房的有利时机,支持乡村教师使用公积金贷款、低息贷款购买住房。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乡村教师居住或工作地点,统筹就近就便妥善解决其子女入园、入学问题。

  甘肃省则要求,在绩效工资实施总量的30%范围内(即奖励性绩效工资),按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的标准,依据边远程度和工作量,实行差别化班主任津贴和寄宿制学校双岗教师岗位补助。县市区要根据教师与任教学校距离等实际情况,给予乡村教师一定的交通补助。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