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修好乡间路带富沿途村——山东茌平县500个村通上标准路

2016年09月27日 08:35   来源:农民日报   

  王先明本报记者程鸿飞

  “这里的乡下路好走了!从冯屯镇王老村向北就走王韩路,时速70公里,一上午我就走了北朱庄、前寨、布袋梁5个村冷藏保鲜库,签订了110吨蒜薹购货合同。”9月6日,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一家大型超市的采购商张以明,说起茌平县的乡村标准公路赞不绝口。原因是这条路双向两个车道,路宽、平坦,驾车像走在“高速路”一样。

  张经理负责超市土特农产品采购,专门采购市民喜欢的时令花生、地瓜、莲蓬、蔬菜等。采购的第一要务是信息和时间。每当得到某个地方农产品价格优惠信息后,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马上赶到,而是用手机在高德地图上搜索查找一下道路情况,然后再决定是否驾车前往。他怕农村路不好走,坑坑洼洼,半天的路程得用一天时间。

  张经理夸赞的农村标准路,是山东省茌平县最近几年延伸“村村通”方便农民而倾力实施的农村公路工程,即对多年来的“村村通”毛路进行重新规划整合,建成符合农村技术标准的县级路、省级三级公路等农村干路,形成贯穿东西的经济带。目前全县共投资7亿元,修建了全长300公里标准的农村干路公路,分别连接国道309、105,省道316、804。沿途500个乡村,通上了“高速”路,占到全县农村70%,可以拉动30万农民致富。

  前些年,农村的公路都是一压一铺单层式小型油漆路,路面窄、弯弯多、速度慢。农民出门进城,贩运农产品受到影响。“现在好了,自从去年建起了三级路,农民出门打工、贩运农产品就像走上了‘高速路’,真方便。”如今在该县,“高速路”沿途20万农民直接受益。城里人十余分钟就能到农村地头,也加快了土地流转,温陈、冯屯、杜郎口镇,土地流转费用从一亩100元提高到了700元。2016年1-8月份,该县新增农产品加工厂3000个,18万农民进城打工。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也从过去的5000多元,一下子增加到1.5万元。

  “村村通”加上“高速路”,乡镇农村交通有了质的飞跃。这条路一直通向农民家门口,为广大村民致富提供了更好的基础保障。冯屯镇望鲁店村养鸡专业户王发银,以前他每天用车载鸡蛋到城里需要40分钟,现在只要15分钟。他说:“交通方便了,明年投资10万元,发展养鸭,把腌好的鸭蛋送到城里超市。”

  毛路加干路等于农村致富的“高速路”。据该县交通局负责人李泽鉴介绍,“村村通”加上等级路,美了乡村富了农民。8万农民利用毛路、干路,20分钟就能到城里打工,以县城为中心形成了周边农民打工、加工、养殖致富圈。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