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广西:道路硬化助推交通扶贫 建制村通畅率增至88.4%

2016年09月23日 09:23   来源:广西日报   谭绍锋 刘凌辉 张维鹏 杨 忱 周华锋 刘宏涛

    原标题:道路硬化促发展 交通扶贫显成效——广西以道路硬化助推交通扶贫深入开展工作纪实

  南宁市武鸣区大伍屯硬化道路助推当地农家乐发展。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定点帮扶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小长安镇合北村、龙腾村和东门镇德音村,整合各方资源,实施精准帮扶,完成脱贫目标。2016年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多次组织深入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实地走访调研,认真研究对策,做好村屯规划,落实帮扶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全面稳步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开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北海市营盘镇塘仔村获评爱民固边模范村。

  硬化道路直接修到田间地头。

  防城港东兴市巫头村宽敞整洁的进村道路。

    谭绍锋 刘凌辉 张维鹏 杨 忱 周华锋 刘宏涛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多年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各项目标任务,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在交通扶贫路上砥砺前行。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准确把握我区不同地域的交通需求,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改善贫困村屯交通条件,全区建制村通畅率从2010年底的58.52%提升至2015年底的88.4%,其中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4046个建制村的通畅率提升至94.93%。同时,以“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为契机,促进道路硬化助推交通扶贫进一步深入开展。2015年来,累计建设通建制村沥青(水泥)路6020.74公里,整治隐患里程3534.64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80座,新建1015个建制村便民候车亭,具备通车条件的建制村客运通达率达82%。

  2016年以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积极协调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各项交通扶贫资金,全方位加大对交通扶贫的资金投入力度。截至6月底,共争取到中央车购税补助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13.9亿元;二级公路每公里补助提高到600万元,增幅达50%;一般地区通建制村硬化路每公里补助提高到45万元;将45个县纳入交通扶贫支持范围,补助均不低于60万元,增幅达20%,解决了百色、河池两市右江区、金城江区等6个石漠化“天窗县”未享受交通扶贫待遇问题,进一步推进了我区边境地区的开发开放。

  “十二五”期间,我区农村公路路面等级和通达能力不断提高,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逐步形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了积极作用。“十三五”期间,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将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思路方法,充分发挥交通行业敢于担当、能打硬仗的优良传统,拿出过硬办法,采取超常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河池 打开脱贫致富新大门

  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这里风光旖旎,矿产资源丰富,却因崇山峻岭、山高路远限制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部署,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建桥修路,在当地大力推进道路硬化专项活动。目前,定点帮扶村村级道路硬化工作已基本完成。如今,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通村水泥路不仅让当地老百姓出行更方便,而且带来了致富机会。

  该县小长安镇龙腾村村支书说:“道路没硬化前,村民走的是泥巴路,一脚一个坑。到了草鱼收获的季节,要挑着七八十斤鱼,走山路出去卖,遇到下雨更是苦不堪言,现在路修好了,商家开车直接到田间地头收鱼,价钱还不错,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目前,当地干部群众正计划大力发展农家乐项目,河池市第一家颇具互联网思维的生态旅游企业——“开心农场”大型农家乐正抓紧施工。 不仅如此,小长安镇龙腾村的核桃产业也落地投产。可以说,交通扶贫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打开了一扇脱贫致富的新大门。

  南宁 借路发展搞活村屯经济

  目前,南宁市武鸣区20户以上的自然屯已基本通水泥路,砂糖橘等农副产品销路大开,村民收入不断提高。

  以大伍屯为例,“以前走黄泥路到镇上需要1个多小时,现在15分钟就可以把农产品运到镇上。”大伍屯全屯700亩土地如今已全部流转出去,吸引了大量客商前来投资。一些村民不仅租赁土地,而且负责给前来投资的客商看护特色产业园。同样的务农方式,不一样的经营体系,解决了村屯100多人的就业问题。此外,每周来大伍屯光顾农家乐的游客也络绎不绝,使得该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了一倍。

  为改善城乡客运环境、方便群众出行,南宁市还开通了安吉客运站至武鸣教育园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K5公交快线,实行一票制的大站快车模式运营,极大方便了沿线居民出行。

  钦州 交通扶贫向纵深发展

  从2012年开始,钦州市深入实施“县镇村道路通畅三年大会战”,在全区率先实现100%行政村、50%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投入13.35亿元,建成行政村水泥路981.5公里,修通316个行政村的水泥路,行政村通畅率从“十一五”末的69%上升至100%;建成自然村水泥路2095公里、修通2630个自然村的水泥路,自然村通畅率从“十一五”末的约18%上升至53.3%,自然村通畅率跃居全区乃至全国先进水平。实施“为大旅游铺路——钦州市旅游道路通畅工程”,建成通往三娘湾、东山、五皇山、碗窑梨花谷等重要景区的5条旅游公路58公里,极大地带动了沿线景点的开发利用和农村增收。

  2016年,钦州市将继续加大力度加快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在年底实现50户以上自然村通畅率达60%以上、农林场分场通畅率达70%以上、客运通达率达85%,形成更加通达便捷、环境优美的农村道路网络。

  百色 “路路通”助力脱贫解困

  那坡县明浪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弄逢屯是明浪村最偏远的一个屯,长期以来,因为公路不通,该屯一直处于封闭落后状态,群众增收十分困难,全屯贫困覆盖率为100%。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以交通扶贫为先导,以道路硬化助力脱贫解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扶贫开发。目前,在弄逢屯投资约100万元修建的3.3公里通屯公路实现通车;明浪村共实施村屯道路硬化约15公里,建成农村便民候车亭2个、便民桥1座,全村各自然屯公路通达率已达100%。

  道路硬化助推产业发展,明浪村已建成公路直通田间地头的5公里“产业路”,为产业开发奠定基础。目前,该村已成立山羊、桑蚕和肉牛养殖3个专业合作社,建成100亩板蓝根基地、800亩软枝油茶基地、240亩柑橘水果基地和400亩桑蚕基地,黑山羊存栏1000头,肉牛存栏近300头,特色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村民实现增产增收,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靖西市目前已形成市域内的公路交通以过境省道为主骨架,县际、通乡镇公路和战备公路为干线路网,乡村道路为支线路网的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极大地带动了沿线经济快速发展。

  在此基础上,靖西市大力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以化峒镇为试点,探索农村客运“客运主体公司化”“运营片区化”“冷热线捆绑”等新发展,截至2016年5月,该镇已拥有39辆农村客运车辆,覆盖该镇全部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班车率达100%,给城乡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实惠与便利。

  北海 交通发展惠民生增实惠

  早在2012年末,北海市便在全区率先实现100%行政村通硬化公路,比全区提前3年完成目标。全市农村公路密度大幅提升,达到68.4公里/百平方公里,排全区第一。

  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网的不断完善,该市以干线公路为骨架、以乡镇为中心,向乡村辐射的农村公路把水产养殖基地、农业基地、旅游景点、农场、林场、学校等联系起来,基本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通畅农村路网,北海市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交通出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在铁山港区里头塘村,一位多年为蔗农运输糖蔗的司机说:“以前农村公路路况差,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泥路,一个榨季最少要准备两三千元的车辆维修保养费;遇上路况特别差的还可能出现车辆侧翻,损失就更大了。现在都是水泥路面了,开车很舒畅,车辆的维修保养费也省下了不少。”

  北海市银海区曲弯村北海大海园林花圃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在2014年以前,罗汉松种植基地前的路还是黄土路,晴天满身灰,雨天满身泥,罗汉松树只能用小型面包车运输,一次只能运几株。道路硬化后,可以使用大型货车运输罗汉松树,每车能运50多株,不但节约了时间成本,而且提高了运输效率。

  在合浦县耀康村委面前坡村,一家名为“小村故事”的生态旅游区声名鹊起,据老板说,2013年他得知村道实现硬化,便萌生了打造一个生态旅游区、带着村里的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想法。趁着“美丽广西·生态乡村”道路硬化的东风,该村生态旅游悄然兴起。如今,“小村故事”已初具规模,年客流量达到了30万人次,带动了周边村民脱贫致富。

  防城港 道路硬化促进产业大发展

  防城港市东兴镇竹山村是我国的海陆交会处,有着“全国最美休闲乡村”的称号。因地处北仑河出海口,浅海作业是该村村民的基础产业,养殖、海洋采捕和边贸曾是村民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

  随着村屯道路硬化的完成,旅游和海产品养殖销售成为了村里的新兴产业,各地前来游玩的旅客数量逐年增多,大大促进了当地农家乐、渔家乐等休闲旅游项目的发展,也吸引了一大批客商前来收购海产品。目前,海水对虾每亩塘年收入可达2万多元,浅海养蚝每户年收入也有10多万元。

  而在防城港市上思县那琴乡龙楼村琵琶屯,如今也不时有搭载着甘蔗、水稻等农产品的车辆在广阔平整的通村道路上通行。一些村民还积极利用村里现有资源,做起了木材等物资的运输生意。

  2015年8月,随着南屏瑶族乡丁朝至常隆公路的竣工交付使用,上思县最后一个偏远行政村修通了水泥路面公路,至此,该县 83 个行政村全部通了沥青(水泥)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

  来宾 行惠民之举铺便民之路

  截至2015年底,来宾市象州县公路总里程达926.461公里,11个乡镇全部通等级公路,通畅率达100%。除上坪、岩村、古才、思劳4个行政村沥青(水泥)路因高速公路施工影响而缓建外,其余所有行政村均通沥青(水泥)路,通畅率指标在来宾市位于前列,初步形成了以国、省道公路为主干,以县乡公路为枝节,以村屯道路为脉络,四通八达、内畅外联的交通公路网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象州县运江镇山坳村虽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但因地处偏远,交通条件差,是多年的戴帽贫困村。两年来,该县通过整合交通、发改、扶贫、财政专项资金近450万元,分期分批实施通村、通屯及巷道硬化工程,共硬化道路20多公里,彻底破解交通差、出行难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保障了各项脱贫举措的顺利实施。目前,该村有望作为象州县2016年整村脱贫示范村实现率先脱贫。

  而在寺村镇喜力屯,葡萄种植是该村的主要致富产业。过去受交通条件的限制,葡萄只能靠人力运出村,无法达到规模效益。如今,村民们不仅可以将葡萄运送到县城售卖,而且外地商家还可以到村里来直接采购。2015年,喜力屯实现水果人均年收入8000元、人均年纯收入突破1万元,成为“一村一品”的典范。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