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陕西凤县:万余土鸡苗 让贫困户零成本创业

2016年09月20日 14:40   来源:陕西日报   

    本报记者 齐卉 通讯员 孙海涛 刘涛 文/图

  这几天,凤县河口镇侯家河村贫困户李存芳,每天清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舍,将500多只土鸡放到家门口的苗圃地里去觅食。她说,这些鸡都是政府免费送的,再过3个月,这些土鸡每只就能卖到100多元。据悉,在脱贫攻坚中,全镇已有78户贫困户免费领到了上万只土鸡苗。

  凤县河口镇山林地众多,非常适合养土鸡,但很多贫困户却“养不起”或“不敢养”。“养不起”是因为土鸡鸡苗不便宜,每只要9元以上;“不敢养”是因为土鸡价高,若没有销售渠道就会赔钱,风险很高。对此,镇政府今年4月筹集资金购买土鸡鸡苗11900只,免费送给78户贫困户,让他们零成本创业。同时,确定一家“有门路”的合作社,全部包销贫困户养殖的土鸡,“兜底价”为每公斤30元。

  在李存芳家门前的山坡上,数百只土鸡正在白皮松苗圃间觅食。李存芳说,前几年丈夫意外身亡,留下两个上学的孩子,家里经济非常困难。如今好了,鸡苗不用自己出一分钱,销售也不用操心,只管养好鸡就行了。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土鸡养殖周期大约6个月,出栏时每只土鸡大约4公斤重,仅养这一茬鸡就能收入好几万元,一次性就能“脱贫”了。

  据包销贫困户土鸡的合作社负责人卢阳说,合作社已在宝鸡与多家大型餐饮企业签订了土鸡供货合同,他们自养的土鸡供不应求,现在有了贫困户提供的充足货源,合作社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