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河北平泉县后甸子村:荒山变金山 遍结“致富果”

2016年09月20日 07:5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宋美倩 通讯员 陈艳华

  走进河北省平泉县南五十家子镇后甸子村,一座座红瓦民居点缀在万绿丛中,通往果园的旅游路依山蜿蜒时隐时现,山坡上苹果、梨、桃等果木成林……

  “三年前这里可不是这个样儿!”后甸子村农民马志军向记者感叹。

  后甸子村是全县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96户。全村1285口人,有耕地1336亩,还有500多亩的荒坡地,这些地全集中在村后山的7片山坡上。村里没有集体收入。如何带领老百姓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后甸子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山颇费思量。

  俗话说,靠山吃山,既能发展生态又能富民,发展林果产业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念头在李金山的心里扎下了根。

  没想到,谋划之初即在全村引起了质疑,有些村民不愿意这样干。种果树至少要三五年没有收入,怎么办?成立合作社需要启动资金,村里没有集体收入,怎么办?……一个个问题摆到了村组干部面前。

  紧要关头,李金山站了出来。种果树头几年没有收入,他借钱给村民付地租;建合作社没有启动资金,他就用自己的钱垫付;贫困户没钱入股,他就想办法整合扶贫资金……2014年10月,全体村民以地入股,以人头(资金)入股,后甸子村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全体股东也就是全体村民选李金山任董事长。

  如今,后甸子村后山上,一个高标准精品果园已初步建成。后山7个山头,每片坡地都栽上了果树,苹果2万棵、梨3万棵、桃1万棵、大枣5万棵、李子2万棵,地坝坎沿栽植枸杞、金银花20万棵。为了在短期内增加收入,去年以来还大力发展树下经济,在果树间套种了谷子、花生、葱头、青椒等粮食和蔬菜。

  “我在果园打工每天挣60元,一年干上四个月就是7200元,加上我和老伴1600元的土地入股补贴,一年收入就近万元,过两年到了盛果期还会分到红利。”在果园管理果树的农民韩国文告诉记者。韩国文是后甸子村的贫困户之一,去年像他一样通过“获租金、分股金、挣薪金”三金模式脱贫的贫困户总计128户。

  人地皆入股,合作奔小康。李金山说,合作社成立后,1336亩地每亩地一股,1285口人每人三股。将来,每年留20%的公积公益金,20%用于土地入股分红,60%用于村民人头分红。“今年,村里又规划了10亩大棚樱桃、10亩油桃和10亩大棚葡萄,并在设计休闲观光和采摘项目。将来果园树上树下农产品产值预计每年在1000万元以上,合作社休闲观光和农产品采摘争取达到1500万元以上,实现村民收入每年每人1万元。”李金山说。(经济日报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陈艳华)

  原标题:后甸子村荒山变金山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