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巫山水利助脱贫:清水润万家 碧水丰粮仓(图)

2016年09月13日 15:22   来源:重庆日报   

  七星水保项目区

  天灯水厂

  整治后的山坪塘

  巫山县地跨巫峡两岸,处三峡库区腹心。长期以来,居住在山上的百姓却面临着吃水难、用水难的困境,缺水带来的贫困问题,成为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一定要让所有的群众有水吃有水用。”2015年,在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上,县委书记李春奎、县长曹邦兴提出明确要求,一场以水利助推脱贫的战役在巫山持续打响。

  饮水工程

  一泉清水润万家

  “解决吃水难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先决条件之一,事关重大,县水务局力争两年完成。”在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上,巫山县水务局局长曾许清当众表态。

  一年时间过去了,巫山的饮水工程变化颇大。

  9月2日,官渡镇天灯村,海拔750米的荒山上,几栋黄白相间的房屋格外耀眼,这是一座日供水量500立方米的标准化水厂——天灯水厂。

  据官渡水管站站长、天灯水厂现场技术代表余前万介绍,天灯水厂是为了解决天灯村、大塘村、杨林村3个贫困村群众“吃水难”而修建,于今年春节后正式动工,目前正在安装管道,预计10月全面通水。

  “很快我们就能喝上自来水,再也不会为饮水的事情操心了!”来到天灯村,一位村民见到技术人员正在给自家安装用水管道和水表连连称赞。

  据这位村民说,天灯村是巫山典型的山区村庄,2015年以前,村内没有供水设施,村民基本靠天吃水,“以往,我最怕的就是找水挑水!每天光找水挑水就要半天时间,好多事都耽误了。”

  天灯村的变化只是一个缩影。这两年来,县水务局通过摸底调查,出台了《巫山县精准扶贫饮水安全实施方案》,力求解决全县120个贫困村共10.49万名群众存在的饮水困难。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筹集近3亿元资金,用于水利精准扶贫工作。

  根据《方案》规划,巫山以全县六大片区已建成或在建水源性工程为保障,通过“长藤结瓜”等方式,配套完善供水网络,有效解决辐射范围内贫困村的饮水问题。

  以场镇供水工程或已建成村组集中供水工程“提质增效”为保障,通过管网延伸,有效解决生态扶贫、异地扶贫搬迁点贫困群众饮水问题;对居住偏远、分散,没有搬迁的贫困群众,通过修建小水池、小水窖等小型水利工程解决其饮水安全问题。

  据悉,截至目前,县水务局纳入2015年度脱贫计划的39个村的饮水安全工程现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列入2016年和2017年的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全部动工兴建,2016年底将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山坪塘整治

  一塘碧水丰粮仓

  “以前我家的水田基本上都是荒废的,现在这口山坪塘修好后,我再也不用苦恼自己的水田缺水了,天旱时直接从上面的塘里放水就行了。”望着家门口绿油油一片的水稻,官渡镇白马村贫困户彭文玉满心欢喜,如今整治好的山坪塘都蓄满了水,村民的庄稼由“望天收”变成了“旱涝保收”。

  据了解,白马村是巫山县2016年必须脱贫的贫困村之一。全村共有417户1221人,其中贫困户48户51人。群众收入主要靠种地和外出务工,吃水、灌溉全靠村内的18口山坪塘。由于这些山坪塘大多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塘内淤堵严重、坝体渗漏,致使山坪塘基本失去应有功能。几年前,白马村老百姓常常为无水可用而叹息,一遇大旱,老百姓只能减少牲畜养殖数量和农田耕种面积。

  山坪塘整修好后,彭文玉除了自家的3亩水田种植水稻、2亩多旱田种植玉米外,还租了外出务工邻居家的5亩水田种植水稻。

  “因为用水有了保障,水稻收割后,我还将进行第二季种植油菜,种粮致富有指望了!”彭文玉掰起手指头算起了脱贫致富账:8亩水稻可收稻谷9200斤,可卖14250元;2亩多旱田已收玉米1500斤、土豆3000多斤,又可卖5000元,收入大大越过贫困线,今年底将实现脱贫销号。

  截至去年底,巫山县还有3.81万个“彭文玉”因山坪塘整治受益。

  据巫山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巫山县累计整治完工山坪塘1537口,完工率达100.7%。整治后总库容达352.4万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260万立方米,新增、恢复灌面2.15万亩,解决抗旱水源人口3.81万人,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

  山坪塘的整治过程也通过严格执行“一塘一设计、一塘一概算、一塘一图纸、一塘一施工”的“3+1”施工要求,引导受益群众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驻村帮扶

  一份责任助脱贫

  骡坪镇凤岭村共有贫困户52户180人。

  自全县脱贫攻坚启动以来,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县水务局办公室主任丁爱和局机关另外两名工作人员被派往凤岭村,成立驻村工作队,开展扶贫帮扶工作。“自从当上了凤岭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我就深感自己肩负的脱贫攻坚责任重大。”丁爱说。

  然而,去年7月驻村工作队组建后,丁爱第一次带队进村开展工作却遭到村民质疑:“你们这次是真搞还是走过场?”

  驻村工作队队员们五味杂陈,暗下决心:“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于是,工作队开始对全村每家每户进行走访和摸底,半个多月后,终于摸清了群众致贫致困原因。

  “家住山包包,吃水靠肩挑;刨个小土塘,虫蚁水里漂”。多年以来,这就是凤岭人吃水的真实写照。没水用,没干净水用,是凤岭人求生活求生存的第一大难题。在第一次贫困户座谈会上,丁爱当场拍着胸膛夸下海口——半年内让大家用上干净水!

  从村里返回后,丁爱将凤岭村严重的缺水情况向领导作了汇报,并得到局里大力支持。

  经过踏勘设计,最终选定在1社、2社、6社修建4口人饮池,铺设管道60余公里,让260户群众都用上清洁干净的自来水。从踏勘规划到动工建设,历时半年,水池全部建成投用,咕咕的泉水流进家家户户,流进老百姓的心中,曾经的疑惑一扫而光,赢得的是信任和期盼。

  “丁队长一个城里人,刚到村里来的时候,我们都认为你们不过是来走走过场。真的没想到,你们是‘一点雨一点湿’啊!”今年7月的一个晚上,在忙碌的一天后,村支书朱清富动情地对丁爱说。

  文/郑旭鹏 郝燕林 刘茂娇 图片由巫山县水务局提供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