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民革中央与纳雍25年帮扶情:煤从空中走 春到百花开

2016年09月13日 13:36   来源:贵州日报   

    原标题:山茶花作证

民革组织经常募集图书投向纳雍山区的村校,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到喜爱的图书。

东部十省市民革与纳雍县签订多项合作及帮扶协议。

民革农艺专家手把手教村民种植果树。

民革广东省中山市一行到核桃寨现场调研,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

  地处贵州大山深处的小县纳雍怎就与几千公里以外北京皇城根南街84号联系在一起了?这事还得从1988年说起。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建立,让古老的乌蒙大地,被时代强音唤醒。此后,中央统战部牵头积极推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积极参与到毕节试验区的建设中,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奋斗、合力攻坚的“同心”实践历程,铸就了“助推发展、智力支持、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示范带动”的“同心工程”品牌。

  纳雍县与民革中央也从此结缘,牵手数十年,民革中央已动员各级组织捐资助学,新建、改建、扩建了13所同心博爱小学,5000多名贫困山区的孩子告别危险简陋的教室,3000多失学儿童重返课堂;民革依托自身的智力资源为纳雍培训教师、医护人员、农民致富带头人、企业家、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本期视点聚焦纳雍与民革牵手的故事,从这些帮扶的点滴小事中我们能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从民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作的努力和贡献中,真实感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

  1991年底,中央统战部牵头,八大民主党派结对帮扶毕节试验区8县,民革中央认“领”纳雍。

  1992年4月,民革中央首次组织国家农、林、牧、医等方面专家考察纳雍后,许下了“纳雍不脱贫民革不脱钩,纳雍脱了贫民革不断线”的诺言。

  在那没有手机的年代,一封又一封信源源不断地从北京市东城区东皇城根南街84号寄到纳雍的山旮旯里,一批又一批资金、技术注入纳雍。

  贵州野狼文化传播公司经理李厚安至今珍藏着一个泛黄的信封。而纳雍的同心新村、同心水窖、同心小学、同心园等,则以实物形式见证和铭记着东皇城根南街84号民革中央的深情厚谊。

  纳雍与民革关联的故事太多了。2016年8月,民革中央协调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拟托管纳雍一所中学的喜事,又为人们津津乐道。

  煤从空中走

  外地人看纳雍,曾有这么一种说法:守着金山,过穷日子。金山指煤炭矿山。纳雍煤炭资源丰富,26个乡镇(街道)中,就有22个蕴藏煤炭,远景储量120余亿吨。这无疑是纳雍实现经济大突围的优势。依托这一优势,纳雍找到了突围的形式:建电厂。

  1998年秋,听说贵州省电力公司专家就建大型坑口电站事宜前往六盘水考察,纳雍立即作出响应,把专家引到纳雍。之后,纳雍决策者开始了争取纳电项目的漫漫征程。

  1999年初,纳雍争取8×300兆瓦电厂项目立项到了关键时刻。当年2月2日,在北京,民革中央邀请26个国家部委领导开了一个特别的新春茶话会。会上,纳雍决策者汇报了“煤从空中走”的宏大愿景,恳请国家部委支持。

  1999年5月12日,民革中央邀请国家电力公司、国家计委、交通部、水利部等部委有关领导,赴纳雍考察,为纳雍电厂立项添砖加瓦。

  2000年4月11日至13日,民革牵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组赶赴纳雍,评估纳雍发电厂立项事宜;5月,民革中央副主席周铁农致信国家计委,希望纳雍电厂早日获准立项;10月1日,纳雍一电厂破土动工,纳雍人民在欢呼声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国庆节。

  2002年9月28日,纳雍二电厂破土动工。

  2004年9月,纳雍一电厂并网发电。

  2006年12月,纳雍二电厂并网发电。

  沉睡的煤炭资源被彻底唤醒,纳雍经济大突围的实物形式,在滔滔三岔河畔次第铺开。

  电厂投产,带动煤炭开发,一大批大型煤炭企业落户纳雍。电厂龙头不仅舞动了煤炭龙身,还牵动了龙尾,蔬菜种植、牲畜养殖风生水起,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短短几年时间,纳雍一步走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无法走完的路程!

  陶家寨的故事

  1992年4月23日中午。纳雍县姑开乡陶家寨民小的学生放学回家了,教师陶中友将学生们找来的棕叶、竹枝散乱堆放在桌上,然后骑在凳子上搓棕绳扎扫帚。这一幕,被远道而来的时任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咨询处副处长郑心楠撞上了。

  旁边有人向郑心楠介绍陶家寨民小办学情况。当介绍到陶中友老师如何用25元钱月薪为学生买作业本、抽空为学校自制日常用具时,郑心楠流泪了,当即掏出30元钱让陶中友给学生们买本子。

  至今,陶中友依然记得郑心楠热泪盈盈的样子。他压根就没想到苗寨教育会系在一个叫“民革”的组织上。当时陶家寨200多苗族农户1500多人中,98%以上在贫困线上挣扎,近200名适龄儿童因贫困上不了学。在这种情形下,村支书陶国兴与其兄陶国珍商量,由其兄让出自家茅草房作教室,并让陶国珍动员正在念初中的大儿子陶中友退学回家当教师,这才因陋就简办起了陶家寨民小,连课桌凳都是挨家挨户收木板,用两块石头撑起来的。

  了解到艰难办学情况,民革中央决定重点扶持陶家寨民小,争取办成希望小学。在民革中央努力下,一笔笔捐款从四面八方汇集到陶家寨希望小学:民革中央捐资1万元,民革贵州省委捐资1000元,贵州省致用学校捐资1000元,毕节地区教育局支持1万元,纳雍县民委解决8000元,姑开乡政府筹款5000元,纳雍自制课桌60套……

  当初筹建陶家寨民小的村支书发动村民投工投劳挖地基。四个月后,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朱学范亲自题写校名的陶家寨希望小学,于1992年9月1日正式启用。

  1994年6月至1997年8月,民革中央奔走呼吁,陶家寨希望小学又得到社会各界资助,实施第二次扩建,新增教室,配齐厕所。

  1997年9月,郑心楠携民革深圳市委姚小平等来到陶家寨。在她们得呼吁下,民革深圳市委捐资1万元、湖南双力公司捐资3万元,汇同纳雍县教育局拨付的2.1万元,建了12间教师宿舍,使陶家寨希望小学成了全县当时唯一一所有教师宿舍的村级学校。2000年,民革中央牵线搭桥,民革深圳市委在党员中发起募捐活动,用捐款购置图书数千册、衣物900多件,陶家寨希望小学锦上添花……

  北京来信

  “1998年10月5日,我收到民革中央的一封信。这封穿越万水千山的信,充满了一位民革党员对陶家寨希望小学的关爱,感动了全体师生。”18年前还是陶家寨希望小学教师的李厚安回忆。

  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李老师:

  你好!得知李荣卉同学已到姑开中学上学,无限欣慰。希望她好好努力……

  陶家寨小学是受到多方关怀最多的学校,现在有了校舍,你们要动动脑筋,可否组织高年级学生义务劳动、勤工俭学,既让学生学习劳动技能,又可有些收入……希望李荣卉家人能积极靠科技增加收入,改变贫困面貌。

        郑大姐 1998年9月21日

  写信的郑大姐就是民革中央经社部的郑心楠女士。她从1992年建校伊始,无数次到过陶家寨希望小学。

  “1998年6月,陶家寨希望小学六年级特困学生李荣卉面临辍学,我组织全班学生捐款,给她交了小学最后一个学期书杂费,8月1日的纳雍报报道了此事。郑心楠女士看到报道后给教育局局长张云青写信,要求从民革中央捐款中予以解决,又分别写信给纳雍报社的领导和我。当我写信告知郑心楠大姐李荣卉同学已顺利到姑开中学就读后,郑心楠女士无限欣慰,百忙中写来了这封信。”李厚安说。

  胡德云曾是纳雍县农牧局副局长,尽管已不在任上,但民革的一切始终留存在他的心底。“每当打开文件柜,一个蓝色信封总会牵动我一段难忘的回忆。因为那信封曾装寄过民革中央帮扶纳雍摆脱贫困的浓浓深情。”

  那是2001年元月10日,一封国内特快专递送到胡德云案头。他一看,是民革中央委托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花药培养室研究员李梅芳教授寄来的,“当时我以为是水稻良种提货通知,打电话告诉郑心楠大姐说已收到。大姐说不是提货通知单,是购货发票及民革中央出具的提货证明,供货单不慎丢失了。

  两天后,胡德云赶到六盘水火车站提货。果然对方说手续不齐不能取货。胡德云与六盘水市火车站领导多次交涉,好说歹说终于取到货,其间郑大姐几次与胡德云通电话,询问稻种是否取出。“民革中央帮扶纳雍的一桩桩感人事迹打动了我。”

  从代培到托管

  今年高考,纳雍学生陈强以695分的成绩成为毕节市理科状元。这份成绩是他和家人的骄傲,更是四川广元外国语学校的骄傲。

  与陈强一道从广元外国语学校回纳雍高考的56名学生全部突破重点线。这得感谢民革中央、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得从一位叫陈伟志的民革党员说起。

  民革党员陈伟志是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董事长,广元外国语学校是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旗下的一所学校。2007年,新纪元教育集团与纳雍签订“3·20”帮扶协议,约定由广元外国语学校连续3年为纳雍免费代培高中生,每年20名。后来帮扶被延续,陈强成为延续行动的受益者。9年帮扶,7届学生高考,一张张录取通知书,让陈伟志感叹不已。

  2007年,民革中央召集东部民革企业家在贵阳开会,探讨民革帮扶纳雍事宜。轮到民革党员陈伟志发言,他承诺,帮扶纳雍算他一份。之后,他随民革上海市委领导前往纳雍考察。在考察一所小学时正值中午,陈伟志看到一小女孩背着书包斜靠在校门上,鞋子破了几个洞。就问:“放学了,怎么不回去吃饭?”

  “路远。”

  “那午饭吃什么?”

  “没得吃。”旁边有十几个小学生围上来。

  小姑娘的回答让陈伟志有种想流泪的感觉。回到县城第二天,他毅然与纳雍签订了“3·20”教育帮扶协议,连续三年为纳雍免费培养20名高中生。三年期满,他并没有停下帮扶的脚步,直至今天仍在继续实施“3·20”协议。不仅如此,他还与纳雍初步达成意向性协议:派员考察纳雍幼儿到高中教育情况,力争完成对纳雍一所中学的托管。

  春到百花开

  作为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同心同向、同心同德的民主党派,民革中央对纳雍这片土地始终怀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翻开历史册页不难发现,民革的帮扶已结出了果实——

  争取1200万元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试点项目,为纳雍“两基攻坚”奠定了基础;

  动员社会和海外力量捐资500多万元,新建改扩建15所希望小学;

  民革上海市委、民革广东省委、民革江西省委、民革山东省委分别在纳雍设立沪纳、粤纳、赣纳、鲁纳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民革中央协调企业家捐资15万元建立纳雍边远山区优秀教师志城奖励基金,奖励50名山区优秀教师;

  促成卫生部1992年拨款5万元、省地配套10万元,在纳雍36万人中实施伤寒疫苗接种;

  支持纳雍县医院建立制剂中心,帮助成立纳雍县血浆站,牵线台湾扶贫基金会向纳雍100个村卫生室捐赠医疗器械及药品;

  协调资金,新建新房乡以角卫生室、化作乡以麦卫生室、阳长镇保意卫生院及乐治镇碓叉坝村卫生室,让群众就近就医,实现“小病不出村”;

  争取中国红十字会拨款10万元、省改水办拨款300多万元,在纳雍建立改水点126个,受益人口11.31万人,向纳雍县捐赠价值200万元的彩超机3台;

  协调民革北京市委、民革天津市委捐资100万元,在王家寨镇和勺窝乡建设村级卫生室2所;

  民革河北省委会向纳雍捐赠2辆救护车;

  协调民革张家港市委会向阳长镇乐丰保意卫生室捐赠16万元医疗器械,协调中国医学基金会向阳长镇乐丰保意卫生院捐赠价值3万元的医疗床和卫生图书室1个;

  组织茶叶、土壤、蔬菜、果树、畜牧等专家近400人次深入阳长镇核桃寨村、乐治镇青杠村科技生态示范林基地,实施实用技术培训,将纳雍成为《绿色工程证书》试点县,近万农民拿到《绿色工程证书》;

  为纳雍培训出300多名能人,组织5万多干部群众外出学习,培训农技人员2070人次,联系清大等高校为纳雍建立远程教育网络;

  2011年,民革中央、中华慈善总会资助100万元,援建董地乡青山村“同心博爱”综合发展项目,集中改造52户农村危房……

  山茶花作证

  上世纪80年代,以家庭联产承包为核心的农村改革释放了政策红利,撬动了纳雍农村。尽管如此,广大农民仍摆不脱观念落后、经济薄弱的现实。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成立后,中央统战部高屋建瓴,号召八大民主党派牵手试验区。

  1991年,民革中央选择帮扶纳雍,利用联系广泛、资源众多的优势,紧紧牵起了纳雍人民的手。这一牵,就再没松开过!

  纳雍不脱贫,民革不脱钩;纳雍脱了贫,民革不断线。这是民革中央对纳雍人民许下的诺言!

  在纳雍漫漫的岁月长河里,没有哪一句话有这句来得果断、铿锵;没有哪些文字比这些文字更让纳雍人民充满信心、感恩和希望!

  25年来,历任民革中央领导多次说过这句话,多次动员一切力量,把这句话兑现在纳雍大地上,可谓是千金一诺、一言九鼎!

  25年来,在中央统战部的统筹协调下,民革中央及各级民革组织、社会各界为纳雍教育卫生、社会扶贫、生态建设、资源开发深谋远虑,殚精竭虑。

  25年来,民革中央领导朱学范、李沛瑶、何鲁丽、周铁农、万鄂湘等,先后莅临纳雍这片土地,带来了福音与未来,留下了汗水与足迹。

  一年一度的山茶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一批批民革中央领导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这一切,岁月已经留下了痕迹,山茶花可以作证!

  这一切,纳雍人民不会忘记,不老的青山不会忘记,漫漫的岁月不会忘记。

  今天,百万纳雍人民正以夸父逐日的精神,追逐明天的太阳,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向小康!

    图片提供 周春荣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