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青海省农牧厅紧抓产业推进精准扶贫 “宜、聚、补”下功夫

2016年09月13日 11:30   来源:青海日报   

  原标题:量身定产业 精准斩穷根——省农牧厅紧抓产业推进精准扶贫

  本报记者 罗连军

  交通滞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是我省1622个贫困村的一个共同特点。如何斩断穷根,使当地群众实现长久的致富增收,产业扶贫,就是其中一项最有效的脱贫方式。

  今年以来,省农牧厅抓住穷根,紧盯“精准”,在“宜、聚、补”上下功夫,为联点的11个精准扶贫村量身定制产业脱贫规划。通过发展产业精准脱贫,将贫困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增加了贫困户收入,还让贫困户体面地实现稳定脱贫,让每一户贫困群众分享到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

  正如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所说,通过发展产业精准脱贫,是将贫困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贫困户收入、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贫困户更加体面地实现稳定脱贫、斩断贫困代际遗传根源的关键所在。

  产业如何确定,要在“宜”字上下功夫

  每一个贫困村的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周边环境、农牧民意愿等千差万别,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要在贫困村里发展产业,如何选好产业至关重要。要因地制宜,也要因人制宜,充分挖掘贫困村的资源潜力,做好做大产业文章,才是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在海东市乐都区马营乡卡拉村,一个年产75吨马铃薯粉条的加工厂已开工建设。为何选中了这个产业?卡拉村第一书记叶成红道出了原委:“村里种植业比较单一,以马铃薯和蚕豆为主,老百姓的收入除了要看老天爷,还要看市场的脸色。如何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经过村两委班子多次研究,征求村民意见,调研市场后,决定延长马铃薯产业链,实现种植加工联动。”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建一个马铃薯粉条加工厂。叶成红说:“有了这个加工厂,就可以将马铃薯的产值提升几十倍。”

  离卡拉村不远的墩湾村与其有着类似的村情,却选择发展土鸡养殖产业。第一书记高玉强认为,如果发展相同的产业,势必会走向同质化竞争。在他和村里的老百姓看来,发展土鸡养殖就是挖掘了村里最好的资源优势。墩湾村有66.66公顷的退耕还林地,这些年已经郁郁葱葱,但之前谁也没意识到这是发展林下经济的一块宝地。

  与农业区不同,在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荷日恒村、德日隆村、智后茂村,青海省农牧厅下派的扶贫工作队经多次开展精准摸底调查,梳理致贫原因,最终确定以生态畜牧业为主导,结合各村实际,以股份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平台,进行欧拉羊和牦牛养殖。

  为了确保选出来的富民产业能真正落地生根,目前,青海省农牧厅已整合支农资金、藏区专项资金2013多万元用于11个精准扶贫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后续发展。

  产业如何实施,要在“聚”字上下功夫

  产业是经过了多方论证,经过了实地调研,经过了贫困群众一致认可才选出来的,可是产业选好了,如何让贫困群众参与进来,一些贫困户却在打退堂鼓。解决贫困群众保守思想观念,成为村“两委”班子和第一书记的主要任务。

  说起这些,高玉强深有体会。“村里决定要发展土鸡养殖产业很顺利,群众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到了需要贫困群众参与进来的时候,村‘两委’却遇到了不小的阻力。”村“两委”决定采用三种模式进行尝试,其中之一就是选择三户贫困户每户领养100只鸡苗,并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培训,成鸡由提供鸡苗企业按协议价格统一回收。

  高玉强说:“就是选这三户都是让人犯难,像村民蒲敬年,他总是担心自己没有技术,鸡苗死了怎么办,万一赔钱了又怎么办;另外,产业刚起步都不好干,没有效益村民们都不响应,只有让大家见到了效益,观念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不过,高玉强最终还是说服了蒲敬年,讲道理,分析预期效益,更关键的是还有农牧厅这个后盾。蒲敬年说:“现在我已经没有什么顾虑了,一心就等着鸡苗送来。一定要养好,这是村里脱贫的希望。”

  荷日恒村的第一书记张立成也有与高玉强同样的感受。他告诉记者,发展生态畜牧业要将生产资料重新进行整合,草场、牛羊折股量化,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但是许多牧民群众有思想顾虑,不确定加入合作社后收入会怎么样,也不知道不用放牛放羊后该干些什么。

  张立成说:“每次开会,给群众做思想工作,我都会像准备演讲稿一样准备材料,怎么讲、讲些什么,都要心底有数。光这还不行,还要挨家挨户地走访,像个说客。”

  从不愿意到心甘情愿,贫困群众的观念转变了,民心民力也就自然会聚在一起,同时也实现了产业对到了人,人对到了产业。

  建立长效机制 要在“补”字上下功夫

  产业选好了,干起来了,贫困群众脱贫了,但这还不够,脱贫也要建好长效机制。在贫困地区,分散农户各自为阵,没有组织化,长效机制就建不起来。因此,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提升组织化程度,让每一个贫困户都能有稳定的资产性收入。

  从今年起,在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智后茂村、荷日恒村、德日隆村,省农牧厅下派的扶贫工作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做着两件事情,一是鼓励支持所有的贫困户加入股份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二是对已经整合加入合作社的草场、牛羊等进行折股量化。

  在智后茂村,第一书记徐志军带领牧民群众刚刚选出了新一届的合作社理事长,准备和大家大干一番。贫困户草场、牲畜要作价入股到合作社,扶贫资金也要量化入股到合作社,由合作社重新优化配置牧业资源,建立牲畜按类组群、草场按畜群划区轮牧,开展牦牛、藏羊高效养殖;二三产业由合作社统一规划建设、收益按股分红。

  “干成了这件事,就走出了一条新型草地畜牧业发展新路子,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就不只是一个想法了。”徐志军说。

  组织化程度低、缺乏财产性收益是贫困户重要的致贫原因之一,是脱贫攻坚的“短腿”,为了“补”这双短腿,省农牧厅要求各联点村的第一书记把组建农牧民合作社作为第一要务。同时,依托这个主体,配套制定财政性支农资金折股量化,直接增加贫困户的财产性收益。

  “输血”只是一时之计,“输血+造血”才能管长远。德日隆村29岁的公保加没有草场,没有牲畜,妻子残疾,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村两委决定将夫妻两人的1.28万元特色产业发展资金和其他援助资金折股量化加入合作社,年底分红,保证两人能有持续性的资产收入。

  德日隆村第一书记田克双认为,这些都是必要的手段,真正实现精准脱贫才是目的。如果我们把这双“短腿”补齐补长了,加快精准脱贫就有了新动力,实现稳定脱贫就有了长期保障。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