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文明)李吉书和老伴儿吴四果是武川县耗赖山村土生土长的农民。自从食用菌生产基地在村子里落户后,两人就一直在基地打工。
“我一个月挣3000多元,我媳妇在大棚里采蘑菇、剪蘑菇,干得越多挣得越多,最高的时候她一个月能挣到5000多元。我俩去年一年挣了7万多元,可比在外打工挣得多得多。”谈起一年的收入,李吉书乐开了花。李吉书和爱人吴四果在食用菌生产基地工作了3年,吃住都在公司,工资按月发放,这样的日子他们非常满意。
在武川县圪顶盖村蒙草生态公司“小草之家”温室大棚里,顶盖村村民侯文根正在地里拔草、松土。
侯文根在大棚里打工两年多时间。“我们的工资是按日计算,男人一天100元,女人一天80元,地里的重活一般都我干。”侯文根说。他以前一直在周边的工地打工,但工地上时常拖欠工资,没有保障。3年前,蒙草生态公司在村里盖起了大棚,侯文根65岁的母亲先来到这里工作,第二年,母亲劝他也到大棚里来干活。两年来,这里从来没有出现过拖欠工资的情况。
武川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和自治区级贫困县,如何实现精准脱贫,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2014年开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武川县选择经济基础薄弱和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实施整村推进,进行精准扶贫,让贫困村村民自主选择项目,重点围绕食用菌、、优质牧草、肉羊养殖、山林虫草鸡等特色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实现贫困人口长期稳定脱贫。
在整村推进项目村中,武川县重点以5大特色产业实施扶贫开发,建成厚墙体温室和日光温室总量达3048棚,投放菌棒110万棒,年产鲜菇1100吨,规模流转土地20万亩种植优质牧草,马铃薯种植面积63.7万亩,累计扶持贫困村建起种薯繁育基地8000亩,产量达到13亿斤,新建20吨以上的马铃薯储窖1162座。补贴发放山林虫草鸡雏鸡25.8万羽,新增养殖大户57家、示范村140个,饲养总量稳定在80万羽。食用菌大县、草业大县、马铃薯大县、养羊大县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通过上述工程的实施,项目覆盖全县60%以上行政村,3万余户,5.7万人直接或间接受益,真正起到“整村推进,辐射带动,构建和谐”的作用。
产业发展带动了村民观念的更新,以前不愿意离开土地的,现在放心地离开家乡外出打拼;以前没有手艺没有技术的,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进公司当农业产业工人,而且还能学到技术,技术成熟后,还学会了和公司签订合同,自己当老板。
精准配套的各项产业,让武川县贫困人口看到了希望,村民脱贫致富有了方向,追求美好生活愿望越来越浓厚。
(责任编辑: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