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红星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摸着石头过河探索精准扶贫道路

2016年09月12日 14:27   来源:央广网   

雅安市芦山县红星村第一书记何平给网媒记者团介绍红星村发展情况

 

  央广网雅安9月11日消息 (记者 杨莉莉)9月11日上午,“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团记者来到雅安市芦山县红星村实地采访,了解当地重建脱贫发展情况。

  芦山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小县,经济基础差、总量小,区位条件不优,生产环境不佳,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遭受两次地震灾害,群众增收十分困难。2015年以来,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红星村通过产业扶贫、新村灾后恢复建设、低保兜底齐步走的脱贫策略,改“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努力在2020年全村全面脱贫致富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而对于当地实际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红星村第一书记何平向记者介绍:“精准扶贫没有教科书,要摸着石头过河。要进一步精确分析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导群众牢固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好农夫家庭农场葡萄园基地

 

  据何平书记介绍,好农夫家庭农场就是产业帮扶项目之一。农场位于龙门乡红星村大水井组,成立于2013年,占地面积约200亩,其中养殖基地15亩,优质葡萄基地35亩,红心猕猴桃基地近200亩。计划总投资450万元,现已投资300万元。该农场主要示范以沼气为纽带的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生态家园型模式,实施“废物循环”工程,构建“生态养殖+再生能源+绿色种植”的特色循环链,发挥“污染零排放、有机肥还田”的综合效应。把农牧业废弃物的多级资源化循环利用作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来抓,大力推广“禽-沼-果(菜)”的生态循环模式,增加价值链条,促进沼气池与种养殖业配套。农场建设完成后,将形成一个集葡萄及猕猴桃采摘、品尝、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观光园。全部投产后,该农场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75万元。

  好农夫家庭农场肉鸭养殖基地

  此外,“借鸡生蛋”也是红星村的重要产业帮扶工程。据介绍,“借鸡生蛋”帮扶工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解决农户养鸡养不活、无本钱、卖不脱的后顾之忧。目前,红星村已经发展30多户“借鸡生蛋”养殖户,每户规模400只,每户人均增收1万元。2016年上半年,红星村计划新发展至到300户左右,养殖规模户均500只以上,每个家庭单蛋鸡养殖一项年收入至少4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到:
35.1K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