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9月7日电(记者陈晓虎、邹欣媛、许晋豫)采访行程1000多公里,每天都穿行在绿色里。山坡上刺槐、山杏树、杨树等“高低搭配”,梯田层绿,沟洼成荫。乡村公路上不时有野兔、野鸡蹦跳横穿。一些村庄山溪环绕,仿佛置身江南。不少外地游客反问:“这是宁夏的西海固吗?”
是的,这与史料中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与上百年“十年九旱、生态焦黄”的西海固,与诗人笔下“我至今羞于启齿,您干涸的肌肤仍衣不蔽体”的西海固,反差太大。这与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西海固持续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迁出地生态修复,并精准发展生态产业息息相关。
这就是一个全新的、绿染的、入画的西海固!
退耕封山种树,造就“旱塬绿洲”
西海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包括固原市的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中卫市的海原县,以及吴忠市的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人口200多万,占宁夏人口三分之一。
15年的退耕还林还草,13年的封山禁牧,羊回圈、树上山,占宁夏总面积65%的西海固脱胎换骨,变为“旱塬绿洲”。目前,固原市林业用地总面积为6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2.2%,比宁夏平均水平高出8.4%,年均降雨量达到450毫米,是10年前的2倍。固原市长马汉成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的西海固,下雨就是下GDP!”
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盐池县曾经沙害严重,只要一场大风,上了房顶的沙子和沙漠连成一片,村民晚上回家沿着沙坡走上了自家房顶。
如今,盐池县青山乡刘记窑头村林草掩映、鸡鸣狗吠,71岁的刘江正给满院跑的鸡加料,攀谈中他指着门外合抱粗的枯树说:“我们村过去是‘沙漠村’,风沙一起天昏地暗,房子一年都被黄沙埋好几次。”
每年4月,彭阳县就变成了“花的海洋”,百万亩杏花、桃花、梨花依次开放,县上连续几年举办山花节,偏远的山城游客如织。
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80年代的3%提高到现在的26.5%,彭阳为之付出无数艰辛。在山坡上为树木修剪枝条的李志远是县里的护林员,10多年来,他看着当地群众肩扛树苗上山种树,看着山上的树种了死、死了种,看着远近山丘从一片焦黄到山山绿染。
“这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林的啊!”这位不善言语的庄稼人由衷感叹。
实施生态移民,自然休养生息
过去的西海固,最多承载22人的每平方公里土地却要养活142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农民为了吃饭穿衣只能乱垦滥伐,以生态换粮食。同心县扶贫办主任马希丰痛心地说:“越垦天越旱,越垦人越穷。”
为让老百姓放下手中乱砍滥伐的锄头,为了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上世纪80年代起,宁夏先后实施吊庄移民、生态移民等移民工程,将西海固100多万贫困群众搬迁到近水、沿路、靠城的区域。特别是近年来,西海固还将35万生态移民的迁出区土地全部收归国有,目前已完成生态修复182万亩,让精华殆尽的土地休养生息。
海原县一条土路的尽头便是背靠大山的曹洼乡冶套村。曹洼乡“十二五”期间共移民5038人,占全乡人口三分之一。搬出的人口让这片贫瘠的土地有了喘息的机会,不到5年,原先的村庄仅剩推平的宅基地和残砖破瓦,搬迁时遗留的紫花苜蓿四处蔓延,退出的农田已种上了松树、山杏,山高野阔、多彩渲染,一片生机勃勃。而谁能想象这里以前到处是干山秃岭、一片荒凉?
“黄土山像个光馒头,雨水哗哗顺沟流”曾是西吉县硝河乡关庄村的真实写照。2013年该村238人被政府搬迁安置到川区,3年间,西吉县通过拓宽道路、人工灌溉硬是在这片位于半山腰的旱塬上造林1000多亩。现如今,只剩残破土墙的村庄淹没于绿色之中,密织的野草让人寸步难行,小鸟低飞其间,远远望去村子就像嵌在半山腰的一块碧玉。
隆德县还积极探索引入企业参与生态修复的新路子。汽车穿过沟沟岔岔,行驶几个小时才到温堡乡大麦沟村,山口的路障将过去的村庄与外界隔离开来,山下废弃的村小学变成了企业的护林站和养殖园,养殖的生态鸡、蜜蜂、野猪等让这里热闹非凡,一片世外桃源的景象……
就在3年前,大麦沟村还是居住着240户农民的村落,由于山高路陡,当地水土流失严重。搬迁后,政府将退出的1.3万亩山坡地退耕还林,旧有村道两边的树木遮天蔽日,曾经的农田草深及腰,松树行行,间种的药材长势喜人。
隆德县委副书记赵延军说:“隆德县坚持谁造林谁受益的原则,在生态修复区引入民营企业发展林下养殖,企业承担一定的植树种药和管护任务。可以说生态好转、企业获益、政府减负,一举三得!”
咬定绿水青山,发展生态产业
西海固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尽管尚有贫困人口40余万,但多年生态建设延伸出的旅游、蜂产业、林下养殖等绿色产业已为当地带来生态红利,仅固原市林业总产值就达到20.48亿元。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成为历史,青山绿水正变成“金饭碗”,祖祖辈辈在大山里受穷的困难群众对未来充满无尽希望。
依托生态优势,近年来,固原市着力发展旅游业,开发“六盘山长征精神旅游特色商品”100多个,红色旅游、山水生态游、民俗游、乡村文化游等已形成亮点,采摘园、农家乐、休闲农庄不断涌现,现在全市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14.78亿元。
山绿了,当地的蜂群也多了。彭阳县孟塬乡山间公路旁一块用红漆写着“土蜂蜜”的黑板十分惹眼,记者爬上树后的土坡,远远就听到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去年大学毕业后陈泽恩与新婚妻子筑巢引“蜂”全力发展土蜂养殖,200多箱蜜蜂被安置在蜂棚以及土壕两壁的土洞中。“全副武装”的陈泽恩小心翼翼地从蜂箱中取出蜂巢,小刀割开蜂蜡后将蜂巢置于采蜜桶中,随着蜂巢飞速旋转,金色的蜂蜜汩汩而出,农家的幸福生活也随之静静流淌……
“过去生态不断恶化,也使得蜂群有去无回。现在这里山绿了雨水也多了,蜂群渐渐又多了起来,只要懂技术不愁富!”美术系毕业的陈泽恩还筹划着把这些带来财富的“精灵”展现在画笔之下。
盐池县是“滩羊之乡”,260万亩柠条不仅牢牢固住肆虐的风沙,柠条平茬后还可加工成饲料,为滩羊争取更多“口粮”,形成良性循环。在盐池县千禾饲草料配送有限公司,尘土飞扬中一车车柠条被粉碎成饲料,作为该县9家柠条加工企业之一,这里每年可加工柠条2000余吨,每吨收益100元左右,“死林子”变成“钱袋子”。
盐池县委书记滑志敏直言:“以前治沙只是为了保卫家园,忽略了它的经济效益。现在我们更注重林草产业的经济价值。”彭阳县委书记赵晓东说:“多年生态建设不仅让百姓增收,还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
“我们一定要把生态作为最宝贵的优势,没有青山绿水就没有我们下一步发展的基础。”自治区党委常委、固原市委书记纪峥说,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家乡的绿水青山已是西海固群众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