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精准扶贫 文化有作为
文化在脱贫攻坚中扮演着什么角色?精准扶贫,文化该如何作为?山东充分利用当地独特文化资源,因人施策,因地制宜,蹚出了一条“以扶志促扶贫”,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文化精准扶贫之路。
借助独特优势: “文化+”助力精准扶贫
“一堆柳条一把剪,坐在家中把筐编,不误农田家务活,一天能挣百十元。”在山东省郯城县庙山镇柳编农户家里,白花花的柳条经农民巧手很快变成了款款工艺品。
记者见到薛庄村村民王玉川时,他和妻子正在家里对编好的柳编制品进行打包、封箱。偌大的院子里摆满了各种式样的工艺品,有收纳筐、宠物窝、果品篮等,个个精美。而放在一旁已经填好的快递单足足有10多厘米高。“一次通过淘宝对外发货300多件,每天下午两三点都有快递员来取货。”王玉川一边忙活一边说。
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薛庄柳编有着600多年的历史。目前,200余户的小村草柳编年销售额高达6000多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柳编淘宝村。
像薛庄一样,贫困地区借助本地文化资源脱贫是山东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得意之笔。山东充分发挥当地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项目资源丰富的优势,挖掘非遗、民间工艺项目,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打造优势手工艺项目链条,发展农村文化产品电子商务,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拓宽了贫困人群致富门路。
革命老区临沂市立足当地非遗资源,选取中国结、刺绣等十大手工艺门类,100家手工艺电商,带动1000个贫困户成为非遗衍生品、手工艺加工户,并通过“农户+合作社”方式,让贫困户在家里就能挣到钱。欠发达地区菏泽市把发展特色传统工艺产业作为重点,积极发展曹州堆秀、鲁锦纺织、木雕工艺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工业,鼓励有创业意愿者利用非遗资源创新创业,引导非遗企业向贫困乡村布局,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绘制高清“地图”:为文化扶贫导航
打开山东省文化厅官方网站,一个带有全省地图的红色图标格外显眼,这就是涵盖全省17个市、129个县区7005个贫困村的文化精准扶贫地图。
点击地图,每个村都配有图片和采集的上百项数据。一是标位置,标注贫困村的地理位置,实现可查询、可导航;二是标资源,标注贫困村及周边的文化企业、非遗项目、文化院团等;三是标需求,标注贫困村现有文化基础条件、文化需求项目;四是标进度,标注每个贫困村文化扶贫工作进度情况。有了这个地图,每个省定贫困村的文化资源、文化需求、扶贫进度等都一目了然。
今年6月,山东正式启动了“169”文化精准扶贫行动,聚焦全省省定贫困村,协调省级财政3年至少投入7.8亿元文化扶贫资金。“1”是编制的这张全省文化精准扶贫数字化地图。“6”指办好6件实事,主要包括贫困村文化设备购置补助、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补助、向贫困村及贫困地区福利机构送演出活动等。“9”即实施公共文化扶贫、文化产业扶贫、文化惠民扶贫、文化人才扶贫等9项工程。
据悉,山东省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初衷和要义在于“保障贫困地区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要通过文化扶贫,构建贫困地区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文化惠民的长效机制;要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借助非遗衍生品开发等手段,帮助民众致富;还要通过扶持培养文化人才,发展贫困地区的“文化力量”,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服务效能的提升。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