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九龙县委书记赵景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2016年08月30日 10:34   来源:光明网   

  ■ 赵景强

  近段时间以来,脱贫攻坚是广大农村最热门话题,总的来说,通过大量不断的和逐步深入的政策宣讲、说理教育,干部群众对新时期脱贫攻坚的新思路、新举措有了较深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形成了普遍共识,对放弃长期以来形成的扶贫资金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思想有了心理准备,心理预期有所降低,全社会的认识氛围也基本形成。但也有不少具体和比较现实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

  一是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在精准对象的过程中,通过反复宣讲,大多数群众对政策的合理性持认同观点,但普遍对大家公认的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但客观上又确实贫困的这部分人意见较大。有的贫困对象,致贫的主要原因就是好逸恶劳,缺乏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是其真实写照。二是预期较高的问题。一方面,贫困对象认为精准扶贫国家政策多、投入大,“大有搞头”的心理预期高,“等靠要”思想严重。另一方面,非贫困群体担忧现有农村惠民政策力度会减弱或都倾斜给贫困群体。三是摘帽后要求继续享受政策的问题。部分贫困对象,经过帮扶和自身努力,达到脱贫要求后,已经宣布销号,但由于自我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普遍要求继续享受帮扶政策。四是如何兼顾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利益的问题。非贫困村群众对重点扶持建档贫困村表示理解和赞同,但也普遍要求在基础设施、产业扶持、公共服务、金融贷款等方面,在重点支持贫困村的同时,也能兼顾非贫困村,或者同等享受优惠政策。五是如何实行动态管理的问题。乡、村两级组织认为:新的脱贫对象没有3年左右的巩固期,返贫的概率会比较大;非贫困人群中,有一部分是离脱贫线较近的群体,如果遇到天灾人祸、大小伤病或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随时有可能成为贫困人口。他们担心,对象精准后,如果只出不进,返贫和新增的贫困人口将成为新的矛盾和问题。

  针对普遍性的问题,通过对政策的学习和理解,结合九龙实际,提出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明确思路

  脱贫攻坚工作根子在基础和素质,问题在观念和思路,关键在政策和落实,动能在基层和群众。

  立足九龙县“电矿资源开发早,经济指标高位运行,但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资源优势明显,但分布不均;农牧民人均收入较高,但贫富差距悬殊较大;优势产业明显,但群众受益不多;地理优势明显,但区位优势不突出”的实际,个人认为九龙县脱贫攻坚的总体思路是:明确“一个目标”,即:坚定脱贫和奔康目标不动摇。坚持“六个原则”,即:坚持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坚持用好用活扶贫政策,切实惠及各族群众;坚持营造脱贫攻坚氛围,动员全社会参与;坚持内外结合,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既突出重点,又长短结合、统筹兼顾;坚持既统一要求,又不断创新举措。做好“三个结合”,即:重点帮扶与保持全县农牧民持续增收相结合;精准扶贫与产业扶持相结合;精准到户与精准到群体相结合。

  二、选好路径

  务实编制好规划。要创新思路,坚持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原则。第一步,由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聘请专家指导,先拿出编制规划的指导性意见;第二步,由县级联系领导牵头,县级帮扶部门与乡、村共同编制贫困村脱贫实施方案和“一户一策”方案;第三步,由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汇总,专家组进行编写;第四步,按相关程序进行审查。总之,要改变以往重点针对争取项目资金编制规划,转为重点针对实用性、操作性而编制规划。

  学深吃透政策。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央、省委、州委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进一步组织各级干部学深吃透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把握方向,明确要求,掌握政策,用好用活政策,避免工作中出现失误,确保不犯错误。

  破除观念障碍。实际中,仍有一些不良观念制约和影响脱贫攻坚工作。一是畏难悲观。一些地方和同志认为精准脱贫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严,而面临的困难又都是啃“硬骨头”,言行中表现出畏难悲观情绪,这实际是能力不足的表现。二是盲目乐观。一些领导和干部,调研不深入,下情吃不透,认为九龙县贫困发生率不高,条件相对较好,而出现眼高手低、盲目乐观的思想,这实际是作风不实的表现。三是“等靠要”思想。一些地方和群众,包括少数干部,认为坐等上级的政策和支持就可以完成任务、得到实惠,这实际是懒惰思想的表现。四是“过渡”思想。一些领导干部认为明年就要换届,当前的工作应付过去就行,再重要的工作自有后来人干,贪图享乐、安于现状,这实际是不作为的表现。五是山沟意识。主要表现为思想不解放、观念落后,小富即安、得过且过,互不买账、“窝里斗”,心思不用在发展,而是相互攀比、上访告状。这些错误的认识和观念不及时纠正并加以破除,必将阻碍脱贫奔康工作的顺利推进。

  激发内生动力。贫困群体是脱贫攻坚的核心和内因,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才会取得最好的效果。调动主体的内因作用,不但要讲道理,还必须制定一些条条款款,形成一定压力,倒逼自身努力。比如,建房帮扶,要建房才能见钱;产业帮扶,一定要实实在在动起来才能逐步兑现;有的项目资金要整合起来开发公益性岗位,让贫困对象通过劳动获得收益。总之,不能以发钱代替帮扶。

  完善帮扶机制。要发挥关键作用,必须要在制度机制上做文章。当前,要抓紧完善干部帮扶制度,建立对点帮扶机制;完善部门帮扶制度,建立驻村帮扶机制;完善联系帮扶制度,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完善责任帮扶制度,建立督查追责机制。

  着力产业培育。脱得了、稳得住、能奔康,才是管长远的、最重要的目标。结合九龙实际,旅游业和特色农牧产业是最能惠及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广大群众。近年来,我们重点支持九龙牦牛、花椒、核桃、魔芋、茶叶“五朵金花”,均有龙头企业引领,已初见成效,农民积极性也很高,结合脱贫攻坚,还要着力支持和培育壮大。牦牛产业,到2020年存栏55000头,商品率力争达到10%,同时要积极引进龙头企业,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花椒产业,到2020年发展到5.55万亩,同时要进一步支持乃渠双富花椒油厂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核桃产业,到2020年发展到7.81万亩,同时要进一步支持乌拉溪绿滋源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魔芋产业,到2020年发展到3万亩,同时要进一步支持烟袋镇鸿鑫魔芋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茶叶产业,到2020年发展到1.5万亩,同时要进一步支持魁多天乡茶叶公司做大做强。在抓好“五朵金花”产业培育的同时,要大力鼓励农户发展小杂水果和庭院经济。另外,随着伍须海、猎塔湖景区的开发和九冕路改造,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

  统筹基础设施。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在重点支持贫困村的基础上,坚持统筹兼顾,结合正在实施的彝家新寨、藏区新居、新村建设等项目,继续实施整村推进,大力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县的脱贫奔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着力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提高素质、立足长远、脱贫奔康最根本的保障。近年来我们把教育作为优先发展战略,按照“县城园区化、片区重点化、乡镇精品化”布局和“藏区一流、人民满意”的目标,强力推进教育发展,补齐设施落后短板,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大幅提高,全县上下支持教育的热情高涨,氛围浓厚。据统计,全县贫困户适龄子女均在校就读。要进一步把教育帮扶的措施落实好、落实到位;同时,要大力动员社会力量,“一对一”或“多对一”帮助贫困户子女完成大专以上的求学梦。教育办好了、贫困的代际传递阻断了,脱贫奔康才真正有希望。

  动员全社会参与。重点做好两个层次的动员参与。以“10.17”扶贫日为契机,动员全社会开展献爱心行动;策划与对口帮扶九龙的广东东莞市、省煤田地质局、农行四川省分行、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等单位职工的献爱心帮扶活动。

  强化宣传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是宣传好政策,把握好方向。要重点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脱贫攻坚重要讲话和论述精神,以及中央、省、州、县重要文件精神。二是营造好氛围,形成正能量。深入基层一线,到群众身边,大力宣传扶贫攻坚的现实意义、任务需求和阶段成果。让群众知晓精准扶贫“扶谁”“扶什么”“怎样扶”,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认同感和参与度。三是抓好典型宣传,发挥好正面激励作用。对扶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努力形成一批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在宣传中,还要特别注意把握两点,一是对具体政策宣传不能过度,防止产生过高的心理预期和群体心理失衡。二是特别要注重宣传靠自身努力脱贫奔康的典型。

  三、探索实招

  结合九龙实际,要在以下几方面积极探索创新。

  在具体举措上探索创新。在省、州“3+17”方案的基础上,新增3个专项方案。一是创建健康文明新生活专项方案。九龙彝区群众在婚丧嫁娶习俗中,大操大办、分“坨坨肉”、彩礼过高过重,由此造成贫困的人不在少数。要通过党委、政府引导、民间倡导的方式予以改革或革除,目前已取得较好成效,但还需巩固和完善。二是贫困户因灾致贫救助专项方案。将与保险公司积极配合,以财政出资为主,建立农村自然灾害公共财产保险机制。三是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培训专项方案。将通过财政投入和整合劳动培训经费,通过县校合作和县企合作,对贫困对象中有条件的人员进行实用技能培训。

  在扶贫项目资金投资转股上探索创新。有条件的乡镇要对一些精准到户的资金,入股到当地效益好的企业和专合组织,长期享受分红收益,增强造血功能。目前,洪坝、乌拉溪等乡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要及时总结推广。总之,产业培育起来,脱贫奔康才有条件和基础。

  在建立奖补激励机制上探索创新。在认真落实省、州关于摘帽、销号后不取消有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九龙实际,对脱贫销号人员每人给予600元左右的一次性奖励,以此来调动主动脱贫群众的积极性。

  在开发公益性岗位上探索创新。要大力整合一些行业和部门具有公益性质的项目和资金,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发公益性岗位。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和防止产生新的矛盾,全县应基本统一标准,每个岗位每月300元左右为宜。2016年县层面可先行在乡村道路养护、林地管护、草原管护等行业开发公益性岗位;乡镇层面上在每村的公用经费中统筹1万元,县财政给每个乡镇再补助2万元,结合城乡提升战略开发公益性岗位。以上四项每年可整合400万元,按每个岗位每年3600元计算,可开发1110个公益性岗位。

  (作者系中共九龙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到:
35.1K